为进一步提升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粒子天体物理前沿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暨2025年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25年3月15日至17日在东莞散裂中子源园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李煜辉副局长、天文力学处毛羽丰副处长,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逸东院士、陈和生院士、蔡荣根院士及曹臻院士等委员,高能所董宇辉副所长、王生副所长、科研计划处徐殿斗处长,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学术小组成员以及部分中青年科研骨干共计40余人受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实验室发展方向、前沿科学与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为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董宇辉副所长致欢迎辞,对各级领导专家对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李煜辉副局长在致辞中特别强调全国重点实验室面临10%的淘汰率,应鼓励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保持领先地位。王生副所长代表高能所东莞研究部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全重主任冯骅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的三个研究方向在2024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展望了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重大科学设施的发展前景。陈勇研究员系统介绍了eXTP项目的方案设计、研发进展及未来规划;刘聪展研究员介绍了阿里原初引力波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董永伟研究员介绍了HERD项目的最新动态;陈明君研究员介绍了HUNT项目的进展情况;宋盛雨央对SARM与QUANTA光干涉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报告充分展示了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未来重点任务。
在学术委员会主任蔡荣根院士主持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各个研究项目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宝贵建议。强调全重实验室应组织好现有科学设施的成果产出和未来科学设施的建设,定位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发挥全国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多信使天文联合观测,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重视学科交叉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和发展中的应用。
最后,与会专家参观了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先进探测技术研发基地等,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与先进设施。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