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萨里大学领导的研究为中子星碰撞中核反应提供实验数据

2025-03-20 09:07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萨里大学 中子星碰撞中核反应 天体物理
3月18日,物理学家成功测量了中子星碰撞中可能发生的核反应,为之前仅被理论化的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数据。这项由萨里大学领导,并与约克大学、塞维利亚大学和加拿大国家粒子加速器中心TRIUMF合作的研究,为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方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甚至可能推动核反应堆物理学的发展。

该研究标志着首次使用放射性离子束测量弱r过程反应截面,具体研究的是94Sr(α,n)97Zr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锶的放射性形式(锶-94)吸收α粒子(氦核),然后发射中子并转化为锆-97。这项研究成果已作为编辑建议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萨里大学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马修·威廉姆斯博士表示:“弱r过程在重元素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文学家在古代恒星中观察到了这种重元素,这些天体化石可能只带有一次灾难性事件的化学指纹,如超新星或中子星合并。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元素形成方式的理解依赖于理论预测,但这项实验提供了第一个真实世界的数据来测试那些涉及放射性核的模型。”

为了实现这项实验,研究人员使用了新型氦靶。由于氦是一种惰性气体,既不活泼也不固体,塞维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纳米材料靶,将氦嵌入超薄硅膜中,形成数十亿个微小的氦气泡,每个气泡的直径只有几十纳米。

该团队利用TRIUMF先进的放射性离子束技术,将短寿命的锶-94同位素加速到这些目标中,从而能够在类似于极端宇宙环境的条件下测量核反应。威廉姆斯博士指出:“这是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一项重大成就。纳米材料首次以这种方式被利用,为核研究开辟了令人兴奋的新可能性。”

除了天体物理学之外,了解放射性核的行为方式对于改进核反应堆设计也至关重要。威廉姆斯博士解释说:“这些类型的核在核反应堆中不断产生,但直到最近,研究它们的反应仍然非常困难。反应堆物理学依靠这种数据来预测部件需要更换的频率、它们的使用寿命以及如何设计更高效、更现代的系统。”

下一阶段的研究将把研究结果应用于天体物理模型,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已知最重元素的起源。随着研究人员继续探索这些过程,他们的工作有望加深我们对中子星碰撞的极端物理和核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



推荐阅读

粒子天体物理前沿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暨2025年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提升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粒子天体物理前沿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暨2025年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25年3月15日至17日在东莞散裂中子源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李煜辉副局长、天文力学处毛羽丰副处长,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逸东院士、陈和生院士、蔡荣根院士及曹臻院士等委员,高能所董宇辉副所长、王生副所长、科研计划处徐殿斗... 2025-03-26

韩光核电站开展粒子物理实验 寻找宇宙暗物质

韩国目前拥有26座核电站,这些核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但它们还承载着另一项鲜为人知的使命——揭示宇宙的秘密 2025-02-19

韩国研究团队在核电站探索暗物质取得新进展

由日本基础科学研究所地下实验研究组牵头的国内联合研究小组于6日宣布,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NEON的实验,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商业反应堆直接探索轻暗物质的尝试 2025-02-08

科学家发现放射性镧同位素核能转变新特征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放射性镧同位素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精确测量了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并揭示了一个意外的核能转变特征,这一发现对现有核物理模型提出了挑战,并对天体物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02-05

新进展!为揭示宇宙起源之谜奠定基础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合作,研究了钬-157,159(157,159Ho)、铥-163,165( 163,165Tm)光质子反应道对p-核镝-156,158(156,158Dy)、铒-162,164(162,164Er)核合成的影响 2025-01-13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