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成立

2025-03-09 14:52     来源:北大物理人     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 核聚变 核技术

2025年3月1日,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宝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晓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惠华基金总裁许雄斌,国新基金副总裁姜开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苏治,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赵淑茹,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引擎实验室主任、溪山天使汇发起人许晖等七十余人出席。会议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颜学庆主持。

参会嘉宾合影

姚卫浩首先代表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对出席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联合实验室顺利成立。他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开发部将认真落实学校科技创新年的决策部署,协助院系科研团队进一步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努力汇聚创新要素,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

高原宁代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对出席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是人类跨世纪的梦想,也面临着最困难的挑战。近年来聚变方向实现了许多突破,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成就。目前,核聚变有很多技术路线涌现,联合实验室在探索一种新的技术路线,他表示十分赞赏,物理学院也会大力支持联合实验室的工作。最后他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速人类利用受控核聚变的到来。

万宝年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可控核聚变发展的艰辛历程,并指出我国目前的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他表示,目前可控核聚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聚变原料丰富,谁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谁就掌握了这一能源。国家鼓励多种路线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积极探索,很高兴可以看到联合实验室就一种新型路线进行探索,希望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为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推动我国可控核聚变事业的发展。

龚维幂代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向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在致辞中,他回顾了中关村与聚变行业的密切联系,指出北京肩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希望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不仅要进行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更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AI新时代抢占可控核聚变制高点,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浪潮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多方合作,为联合实验室做好服务。

顾瑾栩代表北京市经信局向联合实验室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近几年发生了一些思想方面的演变,现在经信系统开始关注未来产业,而核聚变就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北京市将提供更好的环境来服务好未来产业的人才和公司,将未来产业留在北京市。他表示未来经信局一定能够跟科委一道,把创新源头服务好,把科研工作者、企业家服务好。

许晖在致辞中讲述了零点聚能公司的愿景、使命和创办的缘起,并表示核聚变是点燃人类希望之光的工程。零点聚能和北大物理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企业、高校、创投界和政府携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政投一体化的联合创新模式,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探索人类未至之境,让梦想照进现实。最后他用肖池阶一句充满诗意的话结束发言:“期待有一天我们乘着太阳风去星际旅行”。

高原宁、姚卫浩一起为联合实验室主任肖池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钢教授、万宝年院士、许敏研究员、马伯强教授、谭畅研究员、余羿教授、颜学庆教授颁发了聘书。

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聘任仪式

随后举行揭牌仪式,与会嘉宾们一起为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揭牌。

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最后,联合实验室主任肖池阶从联合实验室的背景、定位、目标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作了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与会嘉宾对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建议。肖池阶汇报

北大-零点聚能聚变能源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大学与北京零点聚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起点,双方将共同开展聚变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为聚变行业注入活力,力争为我国可控核聚变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推荐阅读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2025-03-29

核技术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月27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型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架构,在分子级别上将放射性核素与能量转换单元紧密耦合,并结合光伏技术实现了辐射衰变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这一成果奠定了高能量转换效率微型核电... 2025-03-28

荷兰核监管机构审查Borssele核电站扩建计划中的三种反应堆设计

近日,荷兰核监管机构ANVS(De Autoriteit Nucleaire Veiligheid en Stralingsbescherming)应气候与绿色增长部(KGG – Ministryie van Klimaat en Groene Groei)的要求,审查了Borssele核电站扩建计划中提出的三种反应堆设计。此次审查的设计包括AP-1000设计(Westinghouse)、APR-1400设计(韩国水电核电公司 – KHNP)和EPR设计(法国电力公 2025-03-28

日韩研发新型核电池技术 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

近日,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和韩国研究人员在核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分别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铀充电电池和一种由碳-14同位素驱动的贝塔伏特电池原型,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铀电池概念(图片来源:JAEA)日本原子能机构宣布,其研发的铀蓄电池使用贫化铀(DU)作为负极活性物质,铁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这款原型铀充电电池的单电池电压为1.3伏,接近普通碱性电池的1.5伏。经过10次充放电测试,电池性能几乎没有变化,表现出稳定的... 2025-03-27

法马通与Perpetual Atomics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工业化生产

在范堡罗国际空间展期间,法马通与Perpetual Atomic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共同研究将镅加工成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空间电池)密封源的工业化生产,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热器单元(RHU)和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RTG)。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又被称为太空电池,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生热量,这些热量既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转化为电能。其中,镅-241因其约430年的半衰期,特别适合用于长期太空任务。此次合作旨在扩大这些关键动力系... 2025-03-26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