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维成像技术再次展现了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强大潜力,为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提供了更精确地分析和解释恐龙生活史及相互关系的工具。维多利亚博物馆研究所与莫纳什大学于2月20日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揭示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大盗龙化石以及澳大利亚首次发现的鲨齿龙证据。
使用成像和医学光束线 CT 扫描的大型化石
这项研究得益于ANSTO(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的成像和医学光束线(IMBL)的先进技术。研究人员利用IMBL对在维多利亚州海岸线发现的五个兽脚类恐龙化石之一进行了详细扫描。该化石是澳大利亚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的胫骨,其尺寸和保存状态对成像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这个样本几乎达到了光束线物理能力的极限,”论文合著者、协助团队进行测量的Jospeh Bevitt博士表示,“为了窥视骨骼内部,我们需要南半球最亮的X射线源发射的最高能量X射线。”通过IMBL的高精度成像,研究人员得以仔细观察化石内部结构,并最终确认这块骨头来自一只成年大盗龙,这是当时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
Bevitt博士在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协助进行了本次成像研究,还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学家利用澳大利亚中子散射中心的中子断层扫描仪器Dingo以及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的IMBL对多个化石样本进行了成像。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次发现的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大盗龙化石,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这一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认识,还揭示了恐龙时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澳大利亚首次发现的鲨齿龙证据也为该地区恐龙群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