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核基金公司管理的中核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四川)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顺利完成对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医疗”)的投资交割。此次投资标志着中核基金在核医学高端装备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永新医疗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曹光彪先生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公司立足自主创新,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清华—永新核医学影像联合研究中心”,依托清华大学世界一流水平的医学物理科研成果,形成了γ探测器、多针孔准直器、双层晶体DOI-PET探测器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临床SPECT和SPECT/CT、临床前动物PET/SPECT/CT、核辐射智能监测系统三大类产品,构建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完整技术链条,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领跑国产化赛道,为保障我国核医学装备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支撑。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疗一体化等重大临床需求,永新医疗创新推出智能化、低剂量、多模态融合成像解决方案,已在全国数十家三甲医院实现装机应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核医学产业发展。《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突破高端核医学影像设备”,《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更将核医学装备国产化列为重点任务。在核医学装备国产化浪潮中,永新医疗正以创新之姿破浪前行,而中核科创基金的资本助力,将使其如虎添翼。永新医疗董事长刘迈表示,在核医学影像领域,钼-99(Mo-99)和其衰变产物锝-99m(Tc-99m)被称为“医学诊断的同位素黄金”,而SPECT设备则是其核心应用载体。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精准诊断的基石,其技术协同与产业联动空间巨大。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工业“国家队”,在同位素生产上具备独特优势和强大资源;同时,中核集团在放射性药物领域的积累,可以拓展锝-99m标记药物和其它单光子核素种类,丰富SPECT临床场景,与永新医疗的SPECT业务形成强互补。实现钼锝同位素国产化与SPECT设备自主可控,既是保障我国核医学产业链安全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SPECT向县域医院和基层诊
作为中核集团旗下的基金业务归口平台,中核基金公司始终聚焦核工业与核科技产业链核心环节,以“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服务国家战略。中核科创基金由中核集团推动设立并出资,成都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共同参与设立,中核基金公司担任管理人,首期规模10亿元。
此次投资永新医疗,正是中核科创基金践行使命的生动体现。未来,中核基金公司将持续发挥产业资本引领作用,在中核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的支持下,为核科技领域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技术+场景”的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