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江苏华益铜[64Cu]氧奥曲肽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2025-02-13 16:08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核药 核医药

2025年2月12日,江苏华益科技有限公司(华益)研发的3类放射性诊断药物“铜[64Cu]氧奥曲肽注射液”(64Cu-Dotatate)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公开。此前,先通医药紧跟国际步伐,率先开展了铜[64Cu]氧奥曲肽注射液的首仿工作。2024年5月7日,他们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公开,为国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医学的漫长探索中,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相对罕见的肿瘤,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神秘“幽灵”,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NETs 可以发生在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导致早期诊断异常困难。许多患者在疾病初期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据统计,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最终确诊,平均要经历整整5年,这无疑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这一困境,美国 RadioMedix 公司率先踏上了研发的艰难征程。他们就像一群执着的寻宝者,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寻找着能够攻克 NETs 的 “宝藏”。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了铜[64Cu]氧奥曲肽注射液,商品名为 Detectnet。这款药物就像是一把精准的 “手术刀”,能够直接切入病症的核心。2020年9月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铜[64Cu]氧奥曲肽注射液经美国 FDA批准上市,正式开启了它在医学领域的传奇之旅。

由于NETs细胞表面表达丰富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Dotatate通过与SSTR结合,能够NET进行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已有多款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Dotatate获批,它们在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2017年10月在EMA批准上市,2018年1月26日获FDA批准的177Lu-Dotatate(Lutathera)用于治疗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的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包括成人的前肠、中肠和后肠神经内分泌肿瘤。Lutathera 是FDA批准的首个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2016年6月1日,FDA批准68Ga- Dotatate(Netspot)用于有生长抑素受体阳性内分泌瘤(NET)的成人以及儿童患者。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核药企业对177Lu/68Ga /64Cu -Dotatate提交了仿制药物的IND申请,各家企业也已陆续开展了临床研究。具体相关信息如下:

拓展阅读

64Cu,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医用加速器同位素,在医学领域正逐渐崭露头角。它的原子核内拥有29个质子和35个中子,这种独特的核结构赋予了它特殊的放射性性质。64Cu的半衰期约为12.7小时,这一时长在放射性核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相较于一些半衰期极短的核素,12.7小时的半衰期使得64Cu 在标记药物的制备、运输以及临床应用过程中,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其应用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而与半衰期过长的核素相比,又能有效减少患者接受不必要辐射的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在产生方式上,64Cu主要通过回旋加速器,利用 64Ni (p,n) 64Cu 核反应来制备。这种制备方式能够获得高比活度、高产率的64Cu,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和科研需求。通过将镍-64靶材放置在回旋加速器中,在高能质子的轰击下,镍-64原子核吸收一个质子并释放一个中子,从而转化为64Cu,这种精确的核反应过程,为64Cu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国际上,64Cu诊断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款64Cu标记的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甚至有部分药物成功获批上市。例如,64Cu-DOTATATE已获FDA批准,用于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成人中发现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的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研究显示,其在发现神经内分泌瘤方面的灵敏度达到90.9%,特异性达到96.6%,为这类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64Cu-SAR-bisPSMA 也获得了FDA晚期前列腺癌成像快速通道资格,凭借其双靶向结构和64Cu较长的半衰期,展现出更高的肿瘤摄取和保留率,以及检测更小病变的能力,有望改变前列腺癌诊断的格局。

在国内,64Cu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核集团下属单位中国同辐和原子高科联合承研的“诊疗一体化关键核素 64Cu 制备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获评“优秀”,标志着中国正式具备 64Cu 核素批量化市场供应能力,成功建立了自动化分离纯化系统、基于C30加速器的64Cu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形成每批生产1居里以上64Cu核素能力,满足面向国内市场提供质量稳定、可定期供应的64Cu核素,为国内64Cu标记药物的研发与转化进程提供了稳定的核素来源。恒瑞医药也通过自主立项和技术攻关,实现了氯化铜 [64Cu] 溶液的自主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控,标记后药物的小动物 PET 显像效果良好,为64Cu标记诊断用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通瑞生物成功突破64Cu核素生产各项关键技术难点,依托自主研发核素生产工艺及定制化的全自动生产设施刷新了核素批产量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64Cu的生产成本。通瑞生物利用64Ni回收工艺,核素回收率达到90%,回收的64Ni可用于再生产64Cu,实现连续多批稳定生产;另外,依托定制化的全自动生产设施,实现批产能超过2Ci(EOB后),实现64Cu的规模化生产。



推荐阅读

全国首条全自动核药生产线在蓉投用

2月13日,记者穿越层层防护门,步入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的药物研发与生产车间,透过透明的玻璃窗,见到身着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进行药剂实验 2025-02-14

下一个10亿美元核药进入中国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开信息,诺华研发的1类放射性治疗药物镥[177Lu]oxodotreotide注射液及镓[68Ga]oxodotreotide注射液药盒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公开 2025-02-13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与核医学科正式签订学科融合暨核医学驻科药师(核药师)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2024年12月24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与核医学科正式签订学科融合暨核医学驻科药师(核药师)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2025-02-07

核药发展现状全景解析

近年来,诺华的Lutathera®和Pluvicto®等药物的成功获批,大大加速了核药的发展 2025-02-05

英国获资助开发将核废料转化为治疗癌症创新方法

英国国家核实验室(UKNNL)和药物发现中心(MDC)宣布获得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的资助,旨在推动新型癌症治疗创新方法的开发 2025-01-1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