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

2025-02-08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宇宙线 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CCOC)核物理 宇宙射线

1月23日,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Campus Cosmic-ray Observation Collaboration,简称CCOC)组织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高能所纪委书记李伟,RDTM主编叶竞波,联盟副理事长陈冬、张颖,顾问沈长铨,秘书长郑文莉,理事陈刚、何会海,技术组及勤务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创益家”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国家高能物理数据中心的支持。

李伟在致辞中代表高能所对联盟成员上一年的志愿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联盟的定位和发展与国家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大政方针紧密契合,联盟工作具有“小切口、成体系”的特点,不仅对于推动新时代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也将会大大助力未来宇宙线研究人才培养。他希望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坚守定位和初心,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为科学教育工作做出新的示范性贡献。

郑文莉作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2024年的工作进展包括:完成了联盟理事会换届工作,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高能物理研究所二级委员会“宇宙线科学教育基地”揭牌,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三个校园宇宙线观测站—王淦昌中学观测站落成,《重走宇宙线发现之旅》图书出版,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规模进一步扩大,增至30个单位。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举办了2024年校园宇宙线观测暑期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省市大学、中学物理教师、学生70余人参加了活动;受邀首次组织参加Pierre Auger Observatory 2024 年国际大师课活动,该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粒子物理的机会,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到科研院所参观交流,7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该活动;组织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宇宙日”活动,中国大陆来自9个大中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宇宙线观测团队参加了活动。高能所校园宇宙线公益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创益家”项目优秀团队并继续得到经费支持。

随后,与会人员就2025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已建站学校的示范作用,推动科学教师科学教育素养提升,进一步促进AI+的校园宇宙线观测等内容。

勤勉奋进,不负韶华,期待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的志愿工作在新的一年更上层楼。

会议现场



推荐阅读

《打开宇宙之门》第一集:宇宙信使

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在哪吗?国际上空间最大、埋深最深的深地实验室长什么样?在1秒钟的1亿亿分之一的时长里超快光场能完成哪些活动? 2025-01-09

新研究表明超高能宇宙射线能量源于磁湍流

一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新研究揭示了超高能宇宙射线能量的真正来源。研究表明,这些宇宙射线的能量并非如科学家们长期推测的那样来自冲击波加速,而是源于极端天体物理环境中的磁湍流 2025-01-08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 Zvezda 模块上安装了X射线光谱仪

在持续7小时17分47秒的太空行走过程中,两位宇航员成功安装并连接了由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创建的SPIN-X1-MVN X射线光谱仪 2024-12-23

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直接证据发现

基于“天关”卫星探路者“莱娅”和“怀柔一号”极目卫星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的直接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2024-12-23

“中国天眼”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FAST)和其他观测设备,对银河系内的一个磁星软伽马射线暴源进行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磁星是高度磁化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射电辐射与快速射电暴的关系,是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2020年4月,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和暂现射电天文辐射巡天2(STARE-2)望远镜在... 2024-12-1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