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绵阳山区内,一座规模庞大的激光核聚变中心已初具规模。该中心以其独特的四个外围臂设计引人注目,激光将从这些臂引导至含有氢同位素的腔室中,以实现热核聚变反应。
据了解,该核聚变中心基于激光惯性热核聚变技术,即通过强力激光在燃料目标周围创造极高温度和压力条件,从而引发核聚变反应。激光轰击燃料样本,产生等离子体,将轻原子融合成较重的原子,释放能量。这一过程中,激光产生的压力克服了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实现原子融合。理论上,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远超消耗的能量,实现净能量增益。
美国是激光惯性热核聚变的先驱之一,其国家点火装置(NIF)在2022年首次成功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的核聚变反应。而绵阳核聚变中心则采用了类似的技术路线。据观察,该中心在2020年时还只是一片荒地,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管控措施解除后,建设进度显著加快。如今,一座巨大的X型建筑已拔地而起,从太空中清晰可见。
Fusion Energy Insights首席执行官梅拉妮·温德里奇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这表明他们对核聚变是认真的。他们反应迅速,行动迅速,并取得了成果。”
据估计,绵阳核聚变中心一旦建成,其规模将比美国的NIF大5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设施。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高的激光压力和更大的材料限制,这有助于提高净能量增益。此外,该装置还可以提供一种在极端条件下研究材料的新方法,重现类似于恒星中心或核爆炸期间的压力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