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下一代能源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设计体积较小、安装灵活且经济的反应堆,被视为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的可再生能源的补充稳定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此背景下,一场聚焦SMR全球市场潜力和韩丹(韩国与丹麦)合作方向的研讨会,1月2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丹麦技术大学(DTU)、韩国驻丹麦大使馆、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政府、学术界、研究机构及企业等各界约200名代表参与,其中包括马士基、MAN Energy等50多家知名企业。
此次研讨会在丹麦政府禁止建设核电站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罕见,意义重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SMR技术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商业化前景以及韩国核能发电经验、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业与两国合作案例。
丹麦核技术公司Seaborg Technologies首席技术官Andreas Vigand在演讲中介绍了公司正在研发的紧凑型熔盐反应堆(CMSR),强调了SMR的创新性和安全性。CMSR作为SMR的一种,采用液体燃料(熔盐),相比固体燃料,其产生的废物更少,且增加了回收现有核废料的可能性。此外,液体燃料更不易过热和发生事故,设计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排放燃料,易于控制。
基于SMR的创新性和稳定性,Seaborg正与韩华解决方案等韩国公司合作开展海上浮动SMR项目。2023年4月,韩华解决方案、Seaborg和三星重工已成立联盟,致力于开发海上浮动核反应堆。这种浮动小型核电站被视为下一代解决方案,通过安装在船上运行,可向电网不足的岛屿地区和军事基地稳定供电。Andreas Vigand表示,韩国凭借现有的核电站发展水平和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已成为SMR技术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国际航运业也在积极关注引入SMR技术的可能性。国际航运业正推动引入SMR,以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马士基集团麦克金尼穆勒中心首席技术官Torben Nørgaard在演讲中指出,航运业需要新的能源来实现碳中和,而SMR在此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他高度评价SMR作为可替代现有化石燃料船舶发动机的能源,并强调,特别是将SMR用作大型船舶的推进能源,将显著提高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率。Torben Nørgaard还表示,希望双方能基于韩国造船和航运业的竞争力,共同开发和研究利用中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环保船舶。
在韩丹合作方面,韩国凭借长期积累的核电、造船/海洋产业技术及其基础设施,在SMR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郑永勋评估称,若能将韩国的优势与丹麦的创新能源技术结合,将在SMR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目前,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已与DTU建立合作伙伴关系,Seaborg Technologies也与KHNP、三星重工和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展开合作。郑教授建议,基于这些网络,两国应密切合作,特别是在浮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
然而,尽管前景广阔,韩丹两国在推进SMR项目时仍需克服许可、融资、供应链建立等困难。KHNP在公告中指出,SMR项目需中长期推进。郑教授也强调,两国之间需密切合作,以确保设计和许可程序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