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俄罗斯科学家在无中子质子-硼聚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2-05 10:03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无中子质子-硼聚变 等离子体 核聚变 俄罗斯

近日,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高温联合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在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领域的基础项目上宣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在无中子(不释放中子)质子束流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针对硼核聚变反应,为未来创造清洁能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MIPT),他们进行了一项质子-硼核聚变研究,这种核聚变不会发射中子。/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学前沿(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近几十年来,质子-硼聚变反应因其有望成为“清洁”能源且不会产生危险中子辐射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一反应的研究一直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需要具有极端参数的等离子体来获得启动反应所需的足够高粒子能量(约100 keV及以上)。

从2005年V.S. Belyaev及其同事的开创性工作开始,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使用激光实现质子-硼聚变反应。近年来,尽管在激光无中子质子硼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实现质子硼合成的其他方法也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俄罗斯科学家在基于纳秒真空放电(NVD)的微型装置中首次实现了质子和硼离子的加速与约束,并从质子-硼反应中成功释放出了α粒子。

在此基础上,俄罗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NVR(纳秒真空放电反应器)中的质子-硼聚变反应机制,旨在优化条件以提高α粒子的产量。他们使用完整的电动力学代码和粒子胞内(PiC)方法进行了热等离子体模拟,详细研究了振荡NVR等离子体中质子-硼反应的过程。科学家重点研究了虚拟阴极的尺寸、核反应发生的领域以及它对不同阳极和阴极几何形状的阿尔法粒子产量的影响。

(a)t = 30 ns 期间阳极的几何形状以及阳极空间中选定的质子组(索引 r)和硼离子(y)的轨迹; (b)t = 10 ns 时虚拟阴极的势阱; (c) 选定的质子群和硼离子在振荡过程中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 (d)所有粒子(包括质子-硼聚变反应产物)的速度随其半径位置的变化。由于阳极空间中电子的减速和加速,在r≤0.25cm的区域内形成虚拟阴极; (e)基于粒子内模拟结果的合成反应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f)三个固定值z=2.0时沿半径的电位变​​化; t = 10 ns 时放电轴上的 2.5 和 3.0 厘米 / Frontiers in Physics

通过模拟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之前实验中使用的电极几何形状并非最佳。他们发现,如果阳极的体积增加,即发生核反应的空间部分增大,反应次数就会增加。这意味着直径更大的阳极可以让更多的质子和硼离子碰撞,从而增加成功聚变的机会和反应产量。当阳极半径增加到0.5厘米时,α粒子的输出达到最大值。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无线电光子学系主任斯捷潘·安德烈耶夫表示:“我们在无中子反应领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证明了质子-硼热核反应无需借助激光或质子束等外部光源即可实现。了解这种反应的机制将为创造安全高效的能源开辟道路。”

根据建模结果,科学家们得出一个总体结论:形成更大的势阱(半径更宽,沿放电轴拉长),其中质子和硼离子的振荡更加清晰,可以明显提高α粒子的产量。这一发现为质子-硼聚变技术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研究的下一步将包括进一步的实验和额外的计算机模拟,以更深入地了解热核聚变装置的参数对优化核聚变过程的影响。



推荐阅读

俄罗斯远东地区成立通用添加剂技术中心 推动3D打印技术发展

近日,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依托远东国立交通大学(FESU)资源,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协助创立的通用添加剂技术中心(CAGAT)正式揭牌。该中心旨在快速响应远东联邦区企业在3D打印领域的技术需求,重点服务北方海航道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幕式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州长德米特里·杰梅申、远东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弗拉基米尔·布罗夫采夫、添加剂技术发展协会执行主任奥尔加·奥斯彭尼科娃及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添加剂技术业务线... 2025-04-09

俄研究人员发现提升碳基超级电容器容量新机制

近日,俄罗斯研究人员对碳纳米材料与氩、氮基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展开了全面研究,并发现了有助于提高基于这些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容量的物理过程。Skoltech(VEB.RF集团的一部分)新闻处对此进行了报道。增加超级电容器中存储的能量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构造表面,二是将其他元素的原子引入电极的碳材料,以此增加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在理解将外来原子纳入晶格的影响方面取得了进展。Skoltech材料技术中心高级讲师Stanislav Yevl... 2025-04-07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验证铬涂层核燃料包层有效性

塔斯社4月4日报道,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专家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科研人员共同证明了在锆合金上使用铬涂层制造耐事故核燃料包层的有效性。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新闻处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新闻处指出,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合金的辐射损伤区减少了20%,氢积累率降低了1.8倍。这些数据表明,该材料具备生产下一代燃料元件(燃料棒)的潜力,有望为核能发展开辟新的机遇。新闻社解释称,全球核工业正在积极推进创新方向——耐受燃料研发。这是一种... 2025-04-07

俄罗斯科学家揭示非均匀等离子体微结构中复杂的激光衍射效应

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和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科学家对相干激光辐射如何与光学透镜系统记录的非均匀等离子体微结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一过程伴随着复杂的衍射效应,显著影响等离子体在激光辐射场中的可视化。该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E》上。该研究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项目编号19-79-30086)的支持。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其成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于科学、... 2025-04-05

俄罗斯完成液态放射性钠冷却剂处理技术研发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液态放射性钠冷却剂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该技术未来将使快中子反应堆退役成为可能。该技术由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中心股份公司A.I.列别捷夫物理动力工程研究所的专家开发,项目由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Leipunsky(IPPE,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部门的一部分)委托,由JSC TVEL(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的管理公司,核工业退役核设施的集成商)负责开发。该处理工厂名为Mineral 100/150,采用固相氧化技术。研... 2025-04-04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