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帕特里斯·卢蒙巴生态研究所与穆尔塔拉·图瓦卢卡大学化学系的专家联合对卡卢加州种植的马铃薯中危险放射性核素铯-137的含量进行了全面评估。这一研究旨在确保当地居民的饮食安全,特别是针对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影响的食品。
据了解,铯-137是一种具有约30年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如果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鉴于俄罗斯中部地区居民平均每年消费300-370公斤植物产品,其中马铃薯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这种根茎类蔬菜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
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大规模放射性污染已扩散至欧洲各地,包括俄罗斯境内,特别是卡卢加州。根据现行立法,俄罗斯将受污染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以活动度单位居里(Ci)来确定。然而,事故发生三十多年后,随着放射性核素的自然衰变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卡卢加州地区的辐射背景已显著降低。
为了准确评估马铃薯中铯-137的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了位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帕特里斯·卢蒙巴生态研究所生态学系实验室的先进国产设备MKS-01A“MULTIRAD”,并配备了伽马能谱仪“MULTIRAD-gamma”。该设备能够精确测量从卡卢加州科泽尔斯基、乌里扬诺夫斯基、杜布罗夫斯基和杜米尼奇斯基地区附属农场采集的马铃薯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私人农场种植的马铃薯中铯-137的含量远低于允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近的杜宁斯基区,虽然检测到了最高浓度的铯-137,但这一数值仍未超过俄罗斯卫生法规的要求。此外,研究还发现了镭-226和钍-232等其他有害放射性核素,但其含量均低于伽马能谱仪的检测限。
生物学博士、副教授、生态学系主任维多利亚·叶罗菲耶娃表示:“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卡卢加州地区马铃薯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符合安全标准,对当地居民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她还强调,持续监测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对于确保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该研究项目由基辅国际商业学院MTUSI学院生物科学候选人、生态学系主任V. V. Erofeeva指导,旨在评估产品辐射污染的风险并制定防护方法。来自计算机科学、管理与生物学院的学生、硕士生和研究生以及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帕特里斯·卢蒙巴生态研究所的学生和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了这项联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