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自显影图像显示 [ 18F]MK6240 和 [ 18F]PI2620 在 AD 患者整个脑半球的结合情况。图片由 SNMMI 提供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两种尚未在美国批准使用的新型放射性示踪剂在检测脑内tau缠结方面表现优于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TAUVID(18 F-Flortaucipir)。这一发现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工具。
tau蛋白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明显征兆,这些异常的蛋白质簇在大脑神经元中形成,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缠结的数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因此,在成像中识别和量化这些缠结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
TAUVID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PET成像以识别tau缠结的放射性示踪剂。然而,最近的研究将TAUVID的效用与两种尚未获批的下一代药物18 F-MK6240和18 F-PI2620进行了比较。这两种药物已获得FDA的快速通道资格。
研究小组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评估了每种示踪剂与两组样本的结合模式:一组样本经尸检证实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另一组样本的大脑组织健康。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小脑皮层外,所有示踪剂在研究的每个脑区中,健康组织和患病组织之间的结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然而,18 F-MK6240和18 F-PI2620的结合率均高于已获批准的TAUVID,且这两种新型示踪剂的选择性也得到了改善。
参与研究的专家表示,这两种新型放射性示踪剂一旦获准用于临床,将有望为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更深入的患者神经退化过程洞察,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巴西阿雷格里港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药理学助理教授Eduardo R. Zimmer博士及其同事指出:“这些新型tau成像剂具有更高的特异性,非常适合检测脑组织随时间推移发生的细微变化。这对于利用tau PET作为结果衡量指标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尤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