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筑牢海洋核安全防线

2025-01-29 13:03     来源:中国环境APP     核安全 海洋核安全 核安全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在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组织召开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研究专家咨询会。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雷达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核安全中心高度重视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专题调研工作,组成工作组先后赴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三十余家单位实地调研走访,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百余篇,整理分析数据两万余条。在电磁辐射

2024年是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四十周年,是核安全监管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在国家核安全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履行好国家核应急海洋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职责,推动落实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切实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的海洋技术保障。

一、当前重点工作情况

(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持续做好海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组织实施远洋生态环境科研调查。 组织开展远洋生态环境科研调查,编报调查方案、调查评估报告等多份工作报告,及时掌握相关海域辐射环境水平、潜在环境风险,为维护国家海洋核安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组织开展我国管辖海域辐射环境专项监测 。编制《2024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专项监测方案》,组织开展我国管辖海域春、夏、秋三个航次的辐射环境监测,精准评估我国海洋辐射环境质量及变化情况。持续推进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与维护,不断强化数据质量管理与统计分析,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数据的“真、准、全”。

持续强化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能力建设 。一是深化央地合作,共建海洋辐射监测基地。二是推动中心实验室成功加入IAEA实验室网络,全面提升海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的保障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全国海洋放射性监测网络与科研平台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 。继续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区域性合作项目“监测海洋环境以提高亚太区域海洋塑料污染丰度和影响的理解”。派员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技术培训以及中国—经合组织核能署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交流会。

(二)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持续做好核应急海洋辐射监测技术支持

全面做好核应急海洋辐射监测技术支持 。完成资质认定扩项和持证上岗项目的考核。派员参加核设施辐射监测能力评估及专项检查工作。成立《海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编制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方案编制工作。全程参加2024年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

系统开展放射性核素海洋迁移扩散模拟预测研究 。一是针对韩国月城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水泄漏入海等事件,开展放射性核素对我国近岸海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分析研判工作,有效支撑我国周边海域的核与辐射安全。二是构建我国滨海核电厂的水动力基础场模型库,为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预测预警、冷源安全保障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持续做好核安全技术保障工作

积极开展核电安全监管技术支撑 。支撑滨海核电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等监督检查,切实提升滨海核电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弱项与短板。

持续开展核电冷源安全保障技术支撑。 组织开展核电厂温排水监测技术方法以及取、排水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编写上报多项政策建议及研究报告,实现滨海核电厂冷源安全监管与防范的高质量技术支撑。

全面做好海洋核与辐射安全宣传工作。 “6·5”环境日中心与红沿河电厂联合举行海洋核与辐射安全科普活动。积极协助完成国家核安全局成立40周年庆典工作,推动实现核与辐射领域相关新闻信息发布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二、2025年工作打算

海洋中心将在国家核安全局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履行好国家核安全局技术支持单位的职责,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与保障作用,全力做好国家核应急海洋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以及核电冷源安全保障技术服务工作,有效支撑维护国家核与辐射安全。

一是加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继续组织开展远洋、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完善全国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实现海洋辐射监测数据统一管控。

二是做好全国海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顶层设计。 组织编制《海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加强海洋辐射监测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核应急海洋辐射监测的组织体系。全面做好《全国海洋放射性监测网络与科研平台》项目可研论证以及“十五五”海洋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的谋划设计。

三是提升核安全保障的科学技术水平。 一方面持续做好核电厂温排水研究,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持续开展核电冷源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探究气候变化下海洋生态系统韧性及演变机理,切实保障核电厂冷源安全。

四是积极参加 IAEA 组织的相关活动。 持续参与IAEA“监测海洋环境以提高亚太区域海洋塑料污染丰度和影响的理解”项目和国际会议。

设施行业摸底、环境影响评估、基础数据积累等方面取得第一手资料,为分类分级精准研判提供重要依据。

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是落实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的重要制度设计,近几个月来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专题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建议继续做足做实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技术支持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深切感知行业实际发展运行状况,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下一步,核安全中心将深入开展分类管理相关行业沟通交流,形成研究成果,为高质量推进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西南监督站:强化体系化监督 全力保障西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

2024年,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强化监督体系建设,严格依法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督,辖区核与辐射安全总体受控 2025-01-31

东北监督站:固本强基 提升能力 坚决守牢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2024年,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案为鉴专项治理,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并持续改进 2025-01-31

核电安全监管司:严格开展核电安全监管 推动核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成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发布《研究堆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规定》等文件 2025-01-27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铁路内燃机车及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阶段)》,陆丰核电厂1、2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和建造许可证申请审评监督情况 2025-01-22

韩国核安全保障委员会发布2025年重大任务推进计划

韩国核安全保障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核安全保障委员会重大任务推进计划》,旨在创建一个没有核电站事故和辐射风险的社会。该计划围绕强化核安全对公共安全的责任感和有效性、认真沟通保障公共安全两大核心目标,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2025-01-22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