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研究人员探索超重核素稳定岛极限 发现寿命最短超重核

2025-01-16 10:32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核素 核物理 超重核素 原子核 核物理

2025年1月15日,来自GSI/FAIR、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和美因茨亥姆霍兹研究所(HIM)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测量超重卢瑟福鎓252核,成功地更详细地探索了超重核素内所谓稳定岛的极限,并确定了已知寿命最短的超重核。该成果被杂志突出显示为“编辑建议”。

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通过强大的力量保持凝聚力。然而,由于质子带正电,相互排斥,因此质子过多的原子核存在分裂的风险。质子和中子的某些特定组合(称为“幻数”)能为原子核提供额外的稳定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理论工作就预测,在不稳定的超重核海洋中,存在一个稳定岛,该岛上的原子核可能拥有很长的寿命,甚至接近地球的年龄。

目前,通过观测已知最重原子核的半衰期增加,已经证实了稳定岛的存在。然而,稳定岛的具体位置、高度(反映最大预期半衰期)及其范围仍然未知。此次,GSI/FAIR、JGU和HIM的研究人员通过发现迄今为止已知寿命最短的超重核——卢瑟福鎓252(Rf-252),进一步推动了稳定岛的探索。

为了实现实验检测,研究人员需要找到寿命至少为百万分之一秒的超重核。然而,他们发现,由量子效应稳定的激发态(异构体)有时寿命较长,允许进入短寿命的原子核。因此,研究人员将稳定岛的形象丰富为“漂浮在不稳定之海上的‘稳定云’”。

核素图的部分显示了测量的Rf-252的衰变特性

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GSI/FAIR的UNILAC加速器提供的钛50强光束,将钛芯与目标箔上的铅芯融合,产生了以前未知的原子核Rf-252。融合产物在反式锕系分离器和化学装置TASCA中分离,并在约0.6微秒的飞行时间后被植入硅探测器中。该探测器记录了它们的植入和随后的衰变。

总共检测到27个半衰期为13微秒的裂变衰变Rf-252原子。同时,还检测到三起异构体Rf-252m注入后发射的电子以及衰变到基态期间释放的电子。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得出Rf-252基态的半衰期为60纳秒,使其成为目前已知寿命最短的超重核。

GSI/FAIR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部负责人Christoph E. Düllmann教授表示,这一结果将最重核的已知寿命下限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对于直接测量来说太短了。然而,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与此类异构态、反向裂变稳定性以及最重原子核中的同位素极限相关的现象奠定了新的基准。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测量下一个较重元素海硼(Sg,106号元素)中具有反向能隙稳定性的异构态,以进一步绘制同位素边界图。这一结果还为正在达姆施塔特建设的国际设施FAIR(反质子和离子研究设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推荐阅读

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在粲重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与合作者基于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以超过10倍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度首次观测到粲重子Λc+衰变为中子、正电子与电子中微子的半轻衰变过程 2025-01-20

新型含碲闪烁体推进无中微子 ββ 衰变研究

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核问题实验室核光谱和放射化学科学实验部的工作人员与杜布纳国立大学合作展示了先前未知的含碲塑料闪烁体方面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2025-01-20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PHENIX实验发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微小液滴的全新直接证据

对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PHENIX实验数据的最新分析揭示了重要发现:即使是非常小的原子核与大原子核的碰撞,也可能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微小斑点 2025-01-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党支部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2025年1月8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简称技物系)党支部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粒子核天体所)党支部在清华大学物理楼开展交流活动 2025-01-16

马余刚院士课题组在(反)超核自旋极化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利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提取其内部自旋结构的新颖方法 2025-01-1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