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警钟长鸣 护航核技术应用稳健前行

2025-01-15 14:13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核技术 辐射安全X射线检测

近期,受到放射源照射的工业探伤人员陈某及其辐射损伤状况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探伤领域的诸多乱象也被揭开,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强化培训、完善监管、提升防护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故,推动核技术应用稳健发展,值得深思。

01

事故经过

2024年4月26日上午,进入公司6天的陈某与同事在野外开展铱-192γ射线金属探伤作业。中午12时左右,因碎沙石混入等原因,探伤机突发卡源故障。陈某向公司汇报后,维修人员无法到达现场,通过电话指导其检查仪器管子。在检查过程中,陈某接触了装有铱-192放射源的金属链,接触时间约为三至五分钟。当晚,陈某便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数日后,其右手开始发烫、红肿,并伴有明显疼痛。2024年5月6日,陈某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至2025年1月5日,先后进行了大小手术共13次,目前仍面临着截肢的严峻风险。

02

什么是工业探伤?

工业探伤(射线探伤)是无损探伤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射线能量在不同工件中的衰减变化判别被检工件是否存在缺陷。正常材料对射线有一定的吸收,如果存在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射线的吸收就会减少。工业探伤用于为工件拍片检查,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根据探伤设备使用的放射源的射线种类,分为γ射线探伤机和X射线探伤机。

γ射线探伤机的组成包括:密封源容器、控制线缆、源辫、输源管、源辫位置指示系统等,常用的放射源有钴- 60、铱- 192 和硒- 75,一般直径在1厘米左右,长度为3~5厘米。在各类工业探伤事故中,导致人员辐射损伤的就是这些小小的放射源。

探伤机在运输或作业过程中,因跌落、碰撞等原因可能导致储源容器破损,从而引起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在野外探伤过程中,因γ射线探伤机的源辫断裂、卡源甚至放射源脱落等原因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因维修或无关公众因捡拾放射源受到意外照射。

03

事故原因剖析

深入剖析此次事件,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在放射相关工作的管理上存在疏漏。用人单位应当遵循《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安全监察条例的规范要求,尽到风险告知义务,向工作人员全面阐释其工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放射性危害,让工作人员具备应有的风险意识;对于从事放射相关操作的人员,用人单位要落实基本的从业资质审核流程,助力其获取探伤操作必备的专业认证证书,还要安排系统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给予专业实操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指导。

此外,用人单位要重视放射工作人员的全职业周期管理。从人员招聘的初步筛选,到在职期间的定期培训、考核与健康监测,再到安全教育,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04

汲取经验教训,守护安全防线

严格把关

严格规范入职流程, 奠定安全从业基础

放射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对从业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对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告知放射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从事放射性工作(上岗)前,工作人员需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体检、通过生态环境部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同时接受有针对性的辐射防护与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全程监护

精细构建监护网络, 实时保障人员健康

上岗后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不超过2年,必要时增加临时检查。进行现场作业时, 必须为员工配备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并教导其正确佩戴。一旦发生剂量异常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护员工安全,并排查原因。

知识赋能

深化专业技能培训, 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加强员工对放射防护法规和政策的认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辐射防护及应急处置培训。模拟辐射泄漏、装置故障等场景,训练员工响应、判断与处置能力,涵盖应急疏散、防护装备穿戴等关键环节。

应急保障

完备应急保障机制, 有效应对突发危机

用人单位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制定实操性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职责与协作流程,规划报告、处置、救援、监测等细则。定期实战演练,检验部门协同、物资保障和员工响应情况,复盘总结完善预案。

陈某辐射损伤事件如一记沉重的警钟,震响核技术应用行业,凸显了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员工上岗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如何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网络,用严谨的态度、严格的法律,将核技术应用的方方面面纳入安全可控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让核技术应用行业在安全的轨道上稳健前行,既发挥其在医疗、能源、科研等诸多领域的巨大潜力,又守护好每一位从业者的生命安全,让科技的力量造福人类,而非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陈某的遭遇,是行业的沉痛教训,也必将成为行业迈向规范、安全的新起点,警醒着我们时刻绷紧安全之弦,筑牢行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推荐阅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传出爆炸声 目前辐射水平正常

国际原子能机构14日说,该机构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团队当天凌晨听到爆炸声,目前核电站内外辐射水平正常稳定 2025-02-14

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军利一行来中辐院调研指导

2月11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军利一行来院调研指导工作,并与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王永福,中核环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锁会,中辐院院长刘立业,副院长石伯轩、于伟跃出席座谈会。会议由中辐院党委书记刘群主持 2025-02-13

加强辐射监测站运维管理 汶上守好辐射安全“前哨港”

中控室显示屏上,绿色的光点不停跳动,剂量率监测仪、γ能谱仪、气溶胶采样器等监测内容罗列清晰,各种采样分析仪器运转正常,储存数据、传输上传一刻不曾停歇…… 2025-02-13

落实“四个到位” 滁州坚守辐射环境安全防线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严格落实“四个到位”,筑牢辐射环境安全防线 2025-02-12

福岛第一核电站作业人员辐射担忧创新高 东电分析事故为关键因素

东京电力公司去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约6000名作业人员实施的有关劳动环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成回答者对辐射感到担忧。这是2016年开始询问以来最高的一次。东电分析称,经验较浅的作业人员更易感到不安。东电认为,主要是受到2023年作业人员淋到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事故的影响。问卷调查于2024年9~10月实施,对象为除东电员工外的所有作业人员,包括承包反应堆报废作业的总包和分包单位。5498人作答,回收率为94.5%。据东电称,对于询问是否担忧辐... 2025-02-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