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研制出便携式原子钟 可改变未来战争的性质

2025-01-08 11:29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原子钟 原子核

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超精密原子钟,可以“极大地改变未来战争的性质”。这种精密计时器甚至可在军事野外条件下携带与使用。

数据显示,NIM-TF3铯原子喷泉钟高1.5米,大小类似小冰箱,可以装载到军用卡车上,在崎岖道路和恶劣条件下长期运输后,仍可保持计时偏差小于万亿分之一秒。

《南华早报》称,到目前为止,这被认为不可能,因为达到如此精确度的原子钟必须放置在一个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空间内。

高精度授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基础。它帮助相距数千公里的雷达同步工作,以探测和跟踪隐形飞机。报道指出,此类时钟还有助于提高电子战的信号质量,并使传输大量数据变得更加容易。中国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制造的NIM-TF3原子钟可以长时间自主运行,无需专业维护。

文章强调,该设备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与美国陆军在电子战、定向能武器和无人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具有显着优势。



推荐阅读

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学家成功创建锑原子“薛定谔猫态”

近日,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物理学家团队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首次成功创建并操纵了单个大型核自旋的量子叠加态,这一状态与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中的叠加态相似,对于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误差校正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2025-02-14

我国学者在相对论电子激发核巨共振研究中取得进展

该成果以“原子核巨共振的角动量分辨非弹性电子散射(Angular Momentum Resolved In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 for Nuclear Giant Resonances)”为题,于2025年2月4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2025-02-13

德国顶尖团队突破性地结合原子物理与核物理 探索暗力量新限制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和不伦瑞克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量子物理学家,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共同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2025-02-13

国际科学家团队揭秘质子内部结构:量子纠缠达最大程度

一项由包括波兰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IFJ PAN)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质子内部结构的全新面貌。研究发现,质子内部的量子纠缠达到了最大程度,这一发现为理解质子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学进展报告》杂志上 2025-02-12

我国学者在电子激发原子核巨共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为传统核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1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