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燃料碎片中首次直接检测出铀

2024-12-25 11:48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放射性物质日本

12月23日,从相关人士处获悉,东京电力公司(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在11月进行的试验性作业中取出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中,首次直接检测出了核燃料物质铀。这一发现为确认燃料碎片的身份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证据。

据了解,此次取出的燃料碎片是在11月7日由东电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中成功取出的,其大小约为5毫米,重量约为0.7克,这也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后首次从机组中取出燃料碎片。东电方面根据燃料碎片的采集位置——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正下方,以及在周边找到的燃料集合体的提手部分等信息,初步判断这些物质即为燃料碎片。

在取出燃料碎片后,东电立即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在其中发现了铀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铕”。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燃料碎片的身份,同时也表明这些碎片中确实含有核燃料物质。

此外,据相关人士透露,除了铕和铀之外,分析还显示燃料碎片中含有核裂变时产生的另一种放射性物质——镅。这一发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关于福岛核事故后燃料碎片成分的信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燃料碎片的特性和组成,东电计划将其送往位于兵库县的大型射线机“SPring-8”进行进一步分析。该设备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调查物质的晶体结构,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燃料碎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后续的核事故处理和清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推荐阅读

日本QST与NTT建立AI预测方法 助力核聚变能实际应用

3月17日,日本国家量子与放射线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宣布,双方建立了应用于等离子体约束的AI预测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核聚变能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QST与NTT于2020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核聚变能源开发方面,QST一直致力于国际ITER项目,并作为日欧合作互补性Broader Approach活动的一部分,开发托卡马克实验装置JT-60A。同时,NTT也参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咨询委员会,并从电信网络行业的角度强调了创新核技术的重要性... 2025-03-22

福岛第一核电站推迟高辐射性沙袋回收作业

据日本《每日新闻》21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当天表示,因确认作业流程等耗时较长,原计划在21日当天开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高辐射量沙袋回收作业将推迟到24日之后开始。 2025-03-21

新研究实现10米外远程探测放射性物质

研究人员近日证明,他们可以使用短脉冲CO2激光从10米外远程探测放射性物质,这一距离比以前的方法远十倍以上。这一成果有望为核灾难应对和核安全领域带来全新的遥感技术。传统的辐射探测器,如盖革计数器,通常只能探测放射性物质发射的粒子,且操作范围限制在物质的直接附近。然而,由马里兰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的新方法,利用了周围空气中的电离现象,从而实现了更远距离的探测。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出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或伽马粒子等,这些粒子... 2025-03-21

日本计划开始回收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大量高辐射性沙袋

当地时间3月19日获悉,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发布消息称,计划最早于3月21日开始回收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含有极高辐射量的沙袋。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从核电站机组厂房不断涌出核污染水。当时的紧急处置方式是,把核污染水引至厂区内两栋建筑的地下部分,并投放了大量含有沸石和活性炭的沙袋,以吸收放射线。此后,核污染水基本被移除,但沙袋一直留在原处,总数量约为2850袋,重约41吨。测量显示,沙袋表面的最大辐射值达每小时4.4西弗,人在附近停... 2025-03-20

日本原子能机构开发新型阿尔法射线探测器 加速福岛核电站退役工作

近日,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宣布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阿尔法射线探测器,该探测器有望显著加速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进程。这一创新成果由JAEA下属的福岛退役安全工程研究所研制而成。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工作中,准确评估含有α核素的尘埃(α尘埃)的内部暴露量一直是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测量设备仅能测量辐射总量,无法快速区分α尘埃的具体含量,给评估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JAEA的环境监测组研发出了YAP... 2025-03-14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