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诊疗一体化理念的深入推广,放射性药物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以铜-64、锆-89、碘-124等正电子为代表的PET显像技术不断刷新疾病早期诊断的精准度;与此同时,砹-211、锕-225、镭-223等阿尔法核素因其“能量高、射程短、耐乏氧、易防护”,在精准递送高能量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最小限度地影响癌旁正常组织,为复杂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然而,放射性药物的生产、纯化与质量控制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
国内这一赛道的布局仍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等机构在放射化学及分析化学的跨学科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构建了多样化诊疗放射药物体系,并提出“阿尔法核素免疫协同效应机制”等创新思路,为核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方向。
近日,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余飞教授团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朱华研究员团队、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冯钰天教授团队共同在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IF=11.8)在线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emerging radiopharmaceuticals and the challenges in radiochemistry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的综述性论文,全面总结了铜-64、锆-89、碘-124等诊断性正电子核素及砹-211、锕-225、镭-223等治疗性阿尔法核素在临床转化中的前沿进展,并首次从放射化学和分析化学角度系统梳理了这些核素在生产、纯化及质量控制中的技术瓶颈,创新提出优化放射性剂量测量和提升药物稳定性的多学科解决方案,为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未来指引。
01诊疗双突破:放射性药物无尽潜力
放射性药物能够通过改变放射性核素实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卓越的“诊疗一体化”功能成为癌症和其他复杂疾病的利器。铜-64、锆-89和碘-124等诊断性核素具备优异的成像能力,在疾病早期即可提供精准诊断;砹-211、锕-225和镭-223等治疗性核素药物,通过高线性能量转移,在治疗晚期肿瘤中展现出非凡潜力。
02实验室到临床:跨越生产与质控鸿沟
尽管放射性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生产和转化过程却充满挑战。核素的生产与纯化需要复杂的辐射化学技术,质量控制和剂量测量标准也亟待统一。如,铜-64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电镀、放射性半衰期分析及比活度检测,是实现高质量产品的关键环节。而锆-89因其长半衰期(78.4小时),成为免疫显像的理想选择,但其高能伽马射线可能导致较高的辐射剂量,需要在使用中精确测量。
03阿尔法核素兴起:癌症治疗希望之光
近年来,阿尔法核素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迅速崛起,尤其是难治性和转移性肿瘤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相比传统贝塔核素药物,阿尔法核素具有约500倍的能量密度,能够在精准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以砹-211和锕-225为代表的核素,尽管面临生产、纯化及辐射诱导化学反应等技术挑战,其在靶向治疗中的高效性和越来越多临床试验的积极成果,正逐步推动其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随着对辐射化学效应机制的深入探索,阿尔法核素药物正成为精准医疗和个体化癌症治疗的前沿利器。
04未来展望:精准医疗新时代
放射性药物的发展无疑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也为个体化医疗带来了全新视角。未来,随着放射化学、分析化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核药将进一步优化剂量、安全性和疗效性,推动医疗迈向更加精准、个体化、以患者为核心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