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的背后,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树立一盘棋思想,急国家所需,尽东莞所能,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形成最大合力,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东莞贡献;是东莞企业纷纷发挥自身专长优势,主动作为,提前复工,全力投入生产,用产能“硬指标”向疫情开战,体现了东莞企业的政治自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东莞欣意医疗保健制品厂防护服生产线 记者 曹雪琴 摄
急国家所需 尽东莞所能
新春伊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了。尤其是武汉、湖北,对病毒的绞杀战,正在进行当中,大量医护工作者坚守防控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尤其是接到国家和省的有关保障防疫物资调配任务的指令后,东莞树立一盘棋思想,急全国防控大局所需,把医疗防护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全面摸清我市范围内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主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全力配合企业做好对外联系、原材料调配、生产设备引进等工作,支持企业进行车间改造和生产设备购置,帮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急需物资供应。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调研督导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障供应等工作情况,市四套班子成员包片到镇街(园区)加强督导。
此外,我市对口罩机生产企业全部派驻工作专班,由所在镇镇长指挥协调,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存在问题,尽快实现复工复产并进一步提高产能,努力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作贡献。
2月14日,记者随市政府调研组来到沙田镇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当时表示,对抗击疫情非常重要的一款设备其中7种零件,供应商因疫情防控无法供货,另外疫情也影响工人按时到位。
立刻办,马上办!调研组立即让企业提供相关供应商名单,马上跟进协调。对于非重点区域的技术人员,也立即帮助协调人员尽早到位。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际,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一群党员骨干,多了一重新的身份──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物资保障一组成员,负责从全产业链助企打通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环节制约,推动防控物资产能提升、供应调配。“十万火急”“此事紧急”“务必马上”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工作群、挂在每个人嘴边。
1月26日,在上下一心共同发力下,工作群传来捷报:“全市第一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今天终于复产!”然而,还没来得及分享胜利的喜悦,他们又投入到恢复口罩设备产能等诸多“战役”中。
强化应急科研攻关 助推“科技战疫”
在应对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东莞市积极强化责任担当,启动紧急科研攻关专项、组建技术专班助力医疗物资生产企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其中,市委市政府引导众生药业、菲鹏生物、东阳光等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例如,2月10日,众生药业有限公司的“磷酸氯喹片”顺利取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目前已完成省下达的“磷酸氯喹片”第一批应急生产任务,药品已交付相关政府部门使用,其中捐赠200人份的磷酸氯喹片给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以支持该院医疗团队开展磷酸氯喹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市委市政府组织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市技师学院,选派机械装备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工程师和教师党员组成技术专班,包括1个专家组(3名专家)和9个技术小组(每组8名专家),共75名技术专家,全程协同进驻东莞重点口罩机制造企业和口罩生产企业。
比如,长安镇支援技术小队对企业一台闲置的儿童规格打片主机进行改造,打造并替换了全新的成人规格齿轮组,并于2月6日成功复产,日打片量新增8万片;还通过更换气动零部件,成功修复了一台发生故障的旧耳带点焊机,配合打片机复产,实现非医用口罩整体日产能新增4万-5万片,相当于设备紧张的情况下新增了一套“一拖一”生产线。
又比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校加工设备,为企业定制了20多套备刀剪线刀具,并寻找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空调维修以及齿轮、轴承、气动部件加工采购等支援服务,缓解了生产设备部件缺乏的难题,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稳产扩产。石排镇某企业提出需要一批电工连续驻厂,技术专班发挥东莞市技师学院的资源优势,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支援企业,并承诺在学生返校后进一步协调更多的人员进驻,有力帮助了企业加快复产速度。
抗击疫情“军工厂”“东莞制造”勇担当
自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开足马力赶制防护服贴条机。这家企业硬是用20天时间完成了2个月的产量。该公司由此也获得了国务院的点赞。
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这次同样获得国务院点名表扬。2月10日,该公司接到紧急通知,由国家统一调度生产防护服压条机,助力全国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当前全国上下共同的紧迫任务,医疗防控物资保障供应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生产企业是抗击疫情的“军工厂”,多生产一件产品,就是对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多一重保护、多一道安全屏障。上述两家获得国务院点名表扬的企业,只是众多东莞企业的缩影。
■东莞市盟泰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加班加点生产 受访者供图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该院首批移动式X射线机也火速上线。该移动式X射线机用于新冠肺炎的病情诊断,其核心部件由东莞市盟泰实业有限公司制造。
2月29日,位于沙田的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传来捷报:公司紧急研发熔喷布专用料并试产成功,3月初即将开始量产。预计每日产能可供2000万个口罩生产所需,能够满足广东全省口罩及防护服生产对聚丙烯的需求。
众多“东莞制造”支援全国战疫的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鱼米之乡”发展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城市,除拥有一批生产力超强的制造企业外,更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东莞形成了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较完整制造业体系。
口罩机等防护装备是当前防疫物资的重中之重,而东莞是口罩生产设备和生产企业集中地。以口罩机设备为例,绝大部分的零配件,在东莞都能生产并采购、生产组装。
除医疗物资外,“东莞制造”火力全开,正积极生产,将全国当前防疫工作最需要的医疗设备、家电、生活物资运抵一线。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一批格兰斯柯品牌新风设备,用于武汉火神山医院负压病房的空气净化;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医院使用电源设备,为防疫前线的医院及隔离点提供最坚强的电力保障。
疫情不息,驰援不止。“东莞制造”正奔忙在路上。
■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护服贴条机 高埗供图
企业走访
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
迅速转产20天完成2个月产量
安装零配件、检查机器电路、测试成品运行状况……昨日,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景象。自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公司开足马力赶制防护服贴条机。
技术工不够,就出双倍工资聘请;原料不够,就通过与国企合作等方式多方筹集;产能不够高,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工作……这个注册资金仅为100万元的企业,硬是用20天时间完成了2个月的产量。
迈邦公司位于高埗镇塘厦村,是一家从事防水衣服设备、无缝制衣设备、热移印设备生产销售的公司。春节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该公司毅然踏上转产之路。
该公司营销副总曹正强说,在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过程中,贴条机是关键的配套设备,可以提高防护服的密封性,防止细菌、液体从针孔中渗透。
接到邀请后,该公司发现,在其产品中,热风机与防护服贴条机的功能最相似。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公司团队全力改良、研发,迅速联合研制出防护服贴条机。
彼时,迈邦公司还未复工,就先把库存的60台热风机发往河北、广州等地,支援一线防护服的生产。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该公司暂停生产测试机、冷热压机、超声波无缝机等,把全部产能用于生产防护服贴条机。
“近段时间,大家每天加班加点,每天工作13个小时是常态。”迈邦公司技术总监黄平告诉记者,高埗镇政府主动协调帮助企业用工问题。到昨日该公司已经从原来的20人,增至50余人。
订单多,工作量大,迈邦公司在周六日也进行生产。以往,生产100台机器需要花费2个月的时间,如今20天不到就完成生产。
据介绍,一台防护服贴条机每天可以为250-300套防护服无缝缝纫,助力缓解一线防护服紧缺的问题。
黄平坦言,尽管设备原材料价格上涨,用人成本也提高了,但设备售价不会改变。该公司还加入了《防护服贴条机》标准的起草。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责无旁贷。”黄平介绍,目前,企业已经把全部产能投放在防护服贴条机生产上,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工作 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每生产一台机器都是在救命”
昨日15时30分,位于厚街镇白濠社区的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异常忙碌,该公司总经理吴传鹏跟员工一起,加紧对新生产的10台防护服压条机进行最后调试。而17时30分,该批机器就要送达广州。在国家统一调度下,该企业已紧急交付55台防护服压条机,助力全国疫情防控。
昌启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无缝防水鞋服设备的高科技合资企业,也是防水压胶机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2月10日,该公司接到紧急通知,由国家统一调度生产防护服压条机。压条机是医护人员防护服加工的重要装备,用于给防护服贴上密封条,阻隔病毒和细菌等侵入人体。
“当时大部分工厂都还没上班,根本就找不到原材料。”吴传鹏表示,后来在国家、省、市和镇各级工信部门的帮助下,不管是厚街本地还是外省的供应商,都迅速恢复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是解决了,但人手不足问题却凸显出来。该公司只有8名员工,全员上阵人手都捉襟见肘。吴传鹏表示,生产这个机器必须熟手才行。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吴传鹏表示,为了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加快速度生产机器,平时主要从事管理的他也上阵参与生产,而员工们也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每生产一台机器都是在救命。”吴传鹏说,“这个特殊时刻,员工都知道这种机器的重要性,大家加班加点,每天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多,忙到就像打仗一样,没有休息过,但大家都毫无怨言,就为了多生产一台机器。”据了解,该公司平时一年的产量是200多台,平均每个月20台左右。而从2月10日到3月2日的短短20天时间,该公司已经生产交付5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