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在仿星器性能提升上取得突破

2024-12-10 14:52          原子核

仿星器研究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将高能粒子保持在等离子体内。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研究人员近期在提高仿星器这一聚变装置的性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聚变,作为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涉及加热轻原子核(例如氢同位素),使其形成等离子体——一种极热的带电气体。为了实现聚变反应在地球上的应用,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努力,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法,其中仿星器和托卡马克装置成为了主要的竞争者。

仿星器作为一种核聚变装置,近年来已成为传统托卡马克装置的替代品。两者都利用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环形形状中,以促进核聚变反应的发生。然而,它们在产生磁场的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托卡马克装置拥有三组大型磁场线圈,其中一个线圈产生流经等离子体中心的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进一步增强了等离子体的约束效果。相比之下,仿星器则采用了许多磁线圈环绕在等离子体的外部,这些线圈形成环绕环形的扭曲磁场,无需中心电流的存在。

这一根本性的区别赋予了仿星器某些独特的优势,例如其固有的稳态运行特性以及降低对可能终止等离子体约束的干扰的敏感性。然而,仿星器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优化等离子体中高能粒子的限制。这些高能粒子通常是聚变反应的副产品,对于维持等离子体温度和整体效率至关重要。它们的高能量却使得它们容易逃离限制磁场,从而导致能量损失和设备壁的损坏。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PPPL的科学家与奥本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计算方法。他们摒弃了模拟单个粒子复杂路径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和时间),而是设计了一个代理函数,该函数能够基于对复杂磁场中粒子行为的理论理解,快速预测粒子逃离磁场的速度。这一代理函数的引入,使得研究团队能够迅速探索各种磁性结构,并开发出多种不同的等离子体配置,从而显著减少了高能粒子的损失。

近年来,仿星器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例如,仿星器技术领先公司泰雷兹宣布,其TH1507U回旋加速器在360秒内以140千兆赫的频率实现了1.3兆瓦的射频总输出。此外,总部位于法国的能源公司Renaissance Fusion也正在积极建造仿星器,据称这将可能是地球上最高效、最稳定的聚变反应堆。

PPPL研究人员的最新进展无疑为仿星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通过优化等离子体的配置,他们显著提升了仿星器的性能,使得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更加指日可待。这一突破不仅为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人类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



推荐阅读

马余刚院士课题组在(反)超核自旋极化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利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提取其内部自旋结构的新颖方法 2025-01-16

中国研制出便携式原子钟 可改变未来战争的性质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超精密原子钟,可以“极大地改变未来战争的性质”。这种精密计时器甚至可在军事野外条件下携带与使用 2025-01-08

中国的新核素合成

本文选自《物理》2024年第12期摘要 合成新核素和新元素、认知核素图和元素周期表、探索原子核存在极限是核物理的前沿研究领域。新核素的合成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原子核物理学中原子核结构、原子核衰变以及核子间基本相互作用的奥秘,而且有... 2024-12-16

ALICE 首次发现超氦-4 反物质伴星证据

ALICE 首次发现超氦-4 反物质伴星的证据,这一发现也首次证明 LHC 中存在最重反物质超核 2024-12-10

叶沿林、杨晓菲与合作者在《自然综述·物理》发表不稳定原子核研究领域综述论文

近日,应《自然综述·物理》(Nature Reviews Physics)杂志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和杨晓菲教授联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科学研究中心Hiroyoshi Sakurai教授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胡柏山博士后研究员,共同发表了题为奇特原子核物理(Physics of exotic nuclei)的综述文章。论文截图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通过基于核子-核子强作用的整体平均场与局部少体关... 2024-12-0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