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24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承办,浙江瑞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共同举办的的年终核医学物理师职业技能交流会,在医学物理师(核医学)培训基地(瑞派医疗)成功举办。
培训现场
瑞派医疗作为支持单位,做了关于核医学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回旋加速器基础与养护、中国核医学设备发展历程、核医学设备及核心备件的现场演示及讲解、以及会议后勤保障等工作。
在研讨会上,丁宝强讲师系统地介绍了几款适用于核医学影像评估与科研的模型。这些模型有WS523、WS817标准关于SPECT和PET质控检测的模型;包括Body Phantom模型、PET-CT模型、Carlson模型和Jaszczak模型等综合性能模型;还包括几种专门为人体不同器官定制设计的模型,如Hoffman 3D脑模型、拟人躯干模型和心脏模型等。重点阐述了这些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孙朋亮讲师详细介绍了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并辅以实际图片示例,将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他强调,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有效的保养措施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提升其工作性能。
邓翔讲师结合回旋加速器维修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向与会者呈现了回旋加速器的内部结构与运行原理,为现场的物理师们提供了实用且全面的回旋加速器的原理、构成及养护方面的知识。
最后,丁宝强讲师简单讲述了中国核医学设备的发展历程。
核医学设备的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开始在医疗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体内疾病诊断与治疗方式理解的深入,核医学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间,一些公司开始专注于生产用于核医学领域的专用设备和技术。这些早期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西门子(Siemens)、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等国际知名制造商,它们通过不断研发创新,逐步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成像仪器如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以及后来更先进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和PET-CT融合影像系统。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企业进一步加强了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核医学设备之中,以提升检查效率、准确性和患者体验。例如,在图像处理算法、远程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还有不少新兴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这一领域中来,共同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它将继续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机遇,并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