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加速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星能玄光获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2024-11-30 10:45     来源:可控核聚变     先进场反磁镜聚变路径 可控核聚变技术 核技术

11月29日,36氪报道了合肥星能玄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星能玄光”)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和中科创星领投,民银国际、博将资本、银杏谷资本、天创资本和个人投资者跟投,钛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星能玄光成立于2024年3月,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其核心技术基于孙玄教授十余年前提出的先进场反磁镜聚变路径。自2013年起,该技术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KMAX-FRC课题组进行实践和开发。据悉,该技术通过使用串列磁镜来增强等离子体的约束力,有效减少等离子体的损失,促进解决现有聚变装置在约束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这种改进有助于提升聚变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开发经济高效的核聚变电站的可能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可控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据Keytone ventures预测,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296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951.4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情况来看,聚变工业协会(FIA)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的聚变初创公司已吸引超过5亿美元投资。

不过,尽管可控核聚变技术备受期待,却仍未跨越商业化的门槛。业界有部分声音预测,“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可能在十年内实现”,但普遍的观点仍是“谁也说不准何时能抵达终点” 。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聚变装置是苏联发明的托卡马克,而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径是环形托卡马克,其装置结构类似于一个巨大的甜甜圈,等离子体在其中循环运动,从而有效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和高温,但因其存在密度极限,发电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受限。此外,建设成本高昂、结构复杂和维持稳定聚变反应的难度仍是待解决的难题。

星能玄光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玄教授表示,场反位形(Field Reversed Configuration,FRC)可以在较低的磁场下实现高密度的约束,并且理论预测的不稳定性往往没有出现在该位形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聚变界的黑马。近年在美国TAE和Helion Energy等公司的带领下,其聚变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具体来看,场反位形的装置其因结构简洁且紧凑,节约了建造成本和周期,利于商业化应用;β值是衡量等离子体压力与磁场压力之间比例的参数,场反位形的高β值特性意味着在较弱的磁场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地维持高压等离子体,提高聚变反应效率;此外,场反位形的燃料适应性较强,它不仅能够使用传统的氘-氘、氘-氚燃料,还能兼容氘-氦3、氢-硼等先进聚变燃料,如氢-硼聚变燃料,其产生的带电α粒子可以通过直接电能转换的方式,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孙玄教授介绍,尽管FRC在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对零散和有限。孙玄教授根据等离子体物理名词的惯例将FRC重新翻译成场反位形,在国内建成首个对碰融合场反位形装置,到目前为止尚是国内唯一一个公开报道在实验上实现了场反位形的装置。

对此,星能玄光的首席科学家任宝明博士强调:“我们已在KMAX-FRC上验证了我们的科学可行性,公司的目标是比国际场反同行使用‘更聪明的方案’实现聚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KMAX装置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星能玄光CEO杨智达表示,与环形托卡马克相比,先进场反磁镜技术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能量输出潜力,而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展现出了更低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这一点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验证,如Tri Alpha Energy和Helion Energy等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进展。

星能玄光采用的先进场反磁镜技术,通过独创的三重约束磁场环境,即场反位形自组织约束、强磁镜、电势垒强化轴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有望实现高温高密长约束时间的运行状态。

星能玄光CTO刘明介绍,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和建造的新一代KMAX-U直线型先进场反磁镜装置,是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运行的KMAX装置的升级版本。KMAX装置已经运行12年,技术积累丰富,已被国内聚变博物馆收录,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公司计划在6至8个月内完成新一代装置的建造,并在一年内实现运行。

星能玄光KMAX-U先进场反磁镜设计图

孙玄教授表示:"可控核聚变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解决能源问题,而解决能源问题必须考虑其经济性。先进场反磁镜的三重约束概念是我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可以加速研发聚变能应用的方案,它的经济性将超过传统的方案, 促进聚变的商业化。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未来的科学,它的实现可以为未来众多科技的实现提供条件;我们可能正处于走出地球的前夕,未来探索宇宙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我认为先进场反磁镜独特的设计也将是未来我们探索宇宙的理想核聚变推进器。"

团队方面,星能玄光创始人孙玄教授,为先进场反磁镜可控核聚变专家,研究磁约束聚变已有30余年经验,在国际知名PPPL实验室、LANL实验室、Tri Alpha Energy核聚变公司均有丰富工作经验。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学院,具有十余年场反和磁镜技术领域科研实践经验。



推荐阅读

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与Enable Fusion签署合作协议 共推核聚变能源发展

21日,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宣布,与韩国首家核聚变创业公司Enable Fusion株式会社在研究院本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韩国聚变研究所与伊能宝聚变株式会社签署了相互合作协议。图为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该协议旨在通过政府与民间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核聚变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早期商业化进程,并构建有效整合双方技术与资源的合作框架。Inable Fusion作为韩国核聚变领域的首家初创企业,由前国家聚变研究所所长、ITER国际组织副总干事李庆洙博士与前... 2025-04-22

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或达万亿元

4月21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召开期间透露,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预计可达万亿元。黄平表示,我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体系,涵盖医用同位素、加速器、放射源、核仪器装备、辐照应用及特色核医疗等近40个细分领域,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完整产业体系。据测算,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从2015年的3000亿元,到2022年已接近7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 2025-04-22

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成都召开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表或政府部门代表发表主旨报告。单忠德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习近平主席在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发表的重... 2025-04-22

德国ReFus项目推进热核装置监管框架构建

近日,由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和核安全部(BMUV)资助的ReFus(热核电站监管)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该项目由德国辐射防护联邦办公室(GRS)联合多家德国机构共同推进,旨在制定热核装置使用领域的法律与技术监管框架概念模型。项目专家团队采用双轨策略推进研究:一方面,系统评估现有辐射防护标准及核聚变管理法规的适用性,探索其向未来热核发电厂扩展的可行性,并形成配套概念方案;另一方面,同步构建独立监管规则的理论基础,重点考量热核聚... 2025-04-21

西屋公司与萨斯喀彻温大学合作推进eVinci®微反应器

4月17日,西屋电气公司与萨斯喀彻温大学(USask)共同宣布签署技术合作备忘录(MoA),双方将携手加速在萨斯喀彻温省部署eVinci®微反应器。当日,萨斯喀彻温大学工程学院院长Michael Bradley与西屋公司eVinci商业运营副总裁Leah Crider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依据协议,西屋公司与萨斯喀彻温省大学将共同探索eVinci技术在开发与部署分析层面的合作机遇。目前,西屋公司正全力推进在萨斯喀彻温省部署加拿大首个eVinci微反应器的项目,旨在挖掘其... 2025-04-19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