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科学家研制出基于汇聚能量转换器的微核电池

近日,苏州大学的王殳凹&王亚星及其研究小组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欧阳晓平等人合作并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研制出基于汇聚能量转换器的微核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9月18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核电池架构,该架构通过将243Am嵌入发光镧系配位聚合物中,纳入了一个汇聚能量转换器。此举在分子层面将放射性同位素与汇聚能量转换器相结合,与传统架构相比,实现了从α衰变能量到持续自发光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000倍的提升。当该架构与将自发光转换为电能的光伏电池结合使用时,便获得了一种新型辐射光伏微核电池,其总功率转换效率为0.889%,每居里功率达到139微瓦(μWCi-1)。

据悉,微核电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在小规模上产生电力,通常在纳瓦或微瓦范围内。与化学电池不同,微核电池的使用寿命与所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紧密相关,从而能够实现长达数十年的工作寿命。此外,放射性衰变不受环境温度、压力和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微核电池成为在常规电池不适用或难以更换的情境下持久且可靠的电源。常见的镅同位素(241Am和243Am)是α衰变发射体,其半衰期超过数百年。然而,传统微核电池结构中的严重自吸收阻碍了高效α衰变能量的转换,使得α放射性同位素微核电池的开发颇具挑战性。



推荐阅读

VVER-1200机组首批国产电气贯穿件顺利完成出厂验收

1月7日,田湾核电8号机组首批次电气贯穿件验收总结会顺利召开 2025-01-07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参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评优秀

我校收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联合单位参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严重事故下安全壳系统性能研究”项目,成功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等级优秀,特对为项目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核学院教师郭张鹏、王升飞、陈娟和研究生们专门致信表示感谢 2025-01-07

Monticello核电站运营许可证更新:技术与监管的双重博弈

在美国核电领域,其发展一直处于严格的法规监管之下,核管理委员会(NRC)依据《原子能法》构建了细致且严谨的核电站运营许可体系 2025-01-07

罗切斯特大学Matson教授团队JACS:MoS2表面原子分散铀的分子模型揭示水还原的协同机制

Matson教授团队聚焦于铀(U)在水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模型研究了铀原子在二硫化钼(MoS2)表面上的分散状态,成功揭示了其在水还原反应中的协同机制 2025-01-07

美国能源部8000万美元资助推动HALEU生产技术创新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了一项新的资助机会,旨在支持高浓度低浓缩铀(HALEU)生产的潜在技术进步。该资助机会是《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一部分,总金额高达8000万美元,旨在加强HALEU供应链的前端,推动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2025-01-0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