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1.2 MeV/10 mA电子加速器束流扫描系统的研制

2024-08-22 16:29     来源: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加速器束流 辐照加工技术 核技术 核技术X射线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接了其中综合舱和器件舱三台高压电子加速器及其束线(1.0 MeV、1.2 MeV和200 keV)的设计与建造任务,其中1.2 MeV电子加速器是系统级综合辐照试验舱的电子辐射源之一。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空间探索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种航天器(如宇宙飞船、导航卫星、空间站等)需要长时间在空间环境中运行,但航天器在轨运行时,会脱离大气层的保护,直接受到空间环境中的电子辐射、质子辐射和重离子冲击等影响,使其工作异常或发生故障[1‒6]。为了不断提升我国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探究航天器材料、器件和系统在空间环境中的动态行为规律和多尺度损伤机理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获批,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建。

1.2 MeV电子加速器主体位于建筑的三层,加速器束流传输线包括约4 m长的水平段和10 m长的45°倾斜段,电子束将通过传输线末端的扫描磁铁,对位于综合舱内水平样品台上的被辐照物进行扫描照射,如图1所示。与传统的辐照加工技术[7-12]不同(通常的辐照加工中,束流一般为垂直扫描照射辐照产品),45°倾斜入射对辐照不均匀度指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表1为加速器辐照平面的束流扫描参数要求,扫描面积为1 000 mm×1 000 mm。本文介绍了1.2 MeV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系统,包括扫描磁铁、扫描电源和扫描不均匀度测量装置等的设计和现场测试结果。

图1 1.2 MeV/10 mA电子加速器整体布局图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pac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ESRI)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建的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用于模拟空间辐照环境,研究空间带电粒子对航空航天器件性能的影响效应。1.2 MeV/10 mA电子加速器是SESRI最大的综合辐照试验舱的电子辐照源之一,可提供最高能量与最大流强分别为1.2 MeV与10 mA的电子束。本文基于1.2 MeV电子加速器的总体设计要求,主要介绍扫描系统中扫描磁铁、扫描电源和扫描不均匀度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实验验证,重点介绍了45°斜入射样品台给扫描不均匀度带来的特殊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2 MeV电子加速器的扫描面积可达1 000 mm×1 000 mm,扫描不均匀度小于10%,达到了设计指标,从而也验证了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推荐阅读

近代物理所召开中子星内部物理研讨会

随着国内外天文大科学装置的不断投入运行(如FAST,HXMT,LIGO,Virgo,NICER),中子星物理领域的研究再度成为核物理和天文学关注的热点。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彼此间学术交流与合作,8月20日至22日,近代物理所组织召开中子星内部物理研讨会。来自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图1:专家学者合影21日上午,近代物理所纪委书记宋华龙致开幕词... 2024-09-06

研究利用SMR生产生物煤的项目

瑞典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技术开发商 Blykalla 表示,它正在参与一个新项目,该项目专注于将 SMR 与热化学过程相结合,以生产可再生材料,如生物煤和生物油,然后可用于减少碳排放并提高瑞典钢铁和化学工业的能源效率。SEALER 反应堆(图片来源:Blykalla)该项目是学术界(瑞典 RISE 研究机构(该项目的牵头机构)和 KTH 皇家理工学院)与相关行业参与者(钢铁生产商 SSAB、Blykalla 和生物煤生产商 Envigas)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由瑞典能源署资... 2024-09-06

中国核动力院核燃料及材料技术检测实验室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近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及材料检测实验室成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组织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实验室在硬件设施、专业人才、技术能力、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认可标准,具备对外提供合规、准确以及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检测服务资格。什么是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的认可工作。获得C... 2024-09-06

世界首台钍核钟问世 将精度与动力完美结合

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利用钍原子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核时钟,提高了时间测量的精确度。这项创新技术虽然还处于原型阶段,但有望在精确度上超越传统的原子钟,为各学科的计时和科学测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多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而现在,进展突然非常快:就在四月份,托尔斯滕-舒姆教授(Thorsten Schumm,维也纳理工大学)领导的团队才宣布了一项重大成功。这是第一次用激光将原子核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这种... 2024-09-05

“拉索”首次发现新类型甚高能伽马射线活动星系核

9月4日,川观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可以辐射甚高能伽马光子,证实了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至少提高到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什么是活动星系核(AGN)?这是宇宙中最明亮和最活跃的天体之一,在星系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由围绕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和喷流组成。黑洞... 2024-09-0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