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CERN 宣布发现了人们长期寻找的W和Z粒子,这标志着该实验室的发现到达了字母表的末尾。这一声明意义重大,以至于次年,发现该粒子的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4 年,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 )和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获得了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奖项。前者是将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 (SPS)改造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的发起人,后者是UA1 实验的发言人;后者发明了对对撞机运行至关重要的随机冷却技术。
要理解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必须回顾前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 世纪 60 年代,史蒂文·温伯格、阿卜杜勒·萨拉姆和谢尔登·格拉肖提出,电磁力和弱力(例如,弱力是某些放射性的成因)都是单一相互作用的表现。根据这一理论,三种重粒子,即 W +、W -和 Z 0玻色子,是粒子间“电弱”力的成因。
1973 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Gargamelle实验发现了这种统一力的第一个证据。但当时仍未发现著名的 W 和 Z 玻色子的踪迹,因为当时的加速器无法产生这两种粒子。然而,玻色子猎人当然不乏创意。1976 年,David Cline、Peter McIntyre 和 Carlo Rubbia 提出了一个想法,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刚刚投入运行的最大加速器 SPS 改造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这将产生足够高的能量水平,产生人们期待已久的玻色子。
加速器改造仅用了三年时间,即 1978 年至 1981 年,在此期间开发了两个实验 UA1 和UA2。这两个探测器的主要目标相同,即寻找 W 和 Z 玻色子,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由卡洛·鲁比亚 (Carlo Rubbia) 领导的 UA1 是第一个大规模合作项目,由大约 130 名物理学家组成。它的探测器在当时非常庞大,重量不低于 2000 吨。它还设定了许多科学目标。UA2 专为寻找 W 和 Z 粒子而设计,比 UA1 小十倍,汇集了大约 50 名科学家。
1981 年 7 月,SPS 记录了第一起质子-反质子碰撞。到 1982 年底,已记录了大约一百万起可能为 W 和 Z 玻色子提供证据的事件。1983 年 1 月 21 日,UA1 团队宣布发现两颗 W 粒子,UA2 证实了这一发现。当年春天,又产生了十倍以上的 W 玻色子。5 月,CERN 宣布发现第三个中间玻色子 Z 0。
除了作为物理学结果的重要意义之外,W 和 Z 玻色子的发现还从根本上加强了科学界对建造大型正电子 (LEP)加速器的必要性的信念。该加速器于 1989 年投入使用。LEP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Z 工厂——在成为 W 工厂之前,生产了大约 2000 万个 Z 粒子,因此可以极其精确地测量这两种玻色子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