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低能区原子核结构与反应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2023年度项目年会在沪召开。该项目由原子能院牵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申报。项目以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为基础,围绕低能区原子核结构与反应及关键天体核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项目责任专家、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北京大学教授叶沿林,复旦大学教授方德清、赵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江来,项目首席科学家、原子能院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柳卫平,以及项目各课题和参与单位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设立目标、实施情况等,总结了2023年项目总体进展和成果,并对未来各课题的计划任务、研究重心等方面进行展望。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是亚洲首个ISOL在线同位素分离型核物理装置,已产生数十种不稳定核束,是开展高精度的核反应、衰变和核天体物理基础研究,以及核数据、带电粒子抗辐射加固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运行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目前“低能区原子核结构与反应及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项目已顺利完成2023年年度目标,并产出一批高效率伽马阵列探测器、原子核八级形变等阶段性成果,发展态势良好。
有关专家分别在会上汇报了课题进展,并就各自具体研究内容作了报告。与会人员对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发掘了具备高潜力的理论和实验结合、核反应和核结构融合、核物理和天体物理交叉的可能方向,探讨了多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形成合作意向。专家们表示,希望项目团队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集中团队整体力量,加强不同单位和课题组之间的相互合作,持续推动核物理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