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一早,记者走进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宽敞的EAST控制大厅人声鼎沸,不同肤色的科研人员凑在一起,操作着电脑,一番讨论后,中央大屏幕上开始倒计时,准备又一次放电实验。
▲1月24日,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左二)及团队成员与ITER科研人员商讨实验计划。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人造太阳”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实施。该计划将在法国南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实验堆。
如果把核聚变反应比喻成一道闪电,想要聚集更高能量,就需要把一道道闪电收集在“磁笼子”里,这个“笼子”需要承受“超高温”“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环境,内壁材料至关重要。
2023年,ITER决定将“笼子”内壁换为纯金属钨材料。“之前带有涂层的材料可能会腐蚀内壁,也不够稳定,纯金属钨是理想的内壁材料之一。”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说。
纵观全世界,ITER的目光最终聚焦于EAST——该实验装置建成运行十余年来屡破世界纪录,性能走在国际前列,与ITER技术路径、实验条件等一致,更在内壁材料等研究领域领先。
“我们需要依靠EAST团队,验证新材料的可靠性和操作性。”ITER科学部主任阿尔贝托·洛瓦尔特告诉记者,此次联合实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演示和攻克ITER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支持和完善下一阶段的物理研究计划。
▲1月24日,在EAST控制大厅,ITER科研人员与EAST科研人员沟通实验计划。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24年1月中旬以来,3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ITER计划核心科研人员陆续“登岛”,同时联合全世界100余名聚变领域科学家,“在线”共同推进相关实验,预计联合物理实验将持续9天。
“这里有大量的年轻人参与项目,这正是核聚变科研所需要的。”在控制大厅,记者见到ITER实验运行部门负责人理查德·皮茨,他此次是“故地重游”,“ITER应被视为将各国团结在一起的基础项目,中国的参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龚先祖告诉记者,EAST团队也将利用此次联合实验机会,汇聚国际智慧和力量,助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未来的聚变实验堆和工程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