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集聚度高,高校及科研院所、大中型医院、工业企业众多,教学、科研、检测实验室资源集中……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射线装置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各类产生实验室危险废物量高。“针对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及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管理问题,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现有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了归纳提炼总结。”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法律与标准处副处长季虹璟介绍。
南京市结合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分别研究制定了《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建设指南》两项地方性标准,并于近日正式实施。12月1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季虹璟对全市地方标准建设整体情况进行介绍。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固废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陈森介绍《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处处长陈鹏介绍《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建设指南》出台背景及特色,并回答记者提问。
填补空白!这个“地标”南京市率先出台
2022年南京市各类产生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单位(包含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共计1000余家,产生量为23000吨,约占全省实验室危险废物产生量的50%。“实验室危险废物种类繁多,化学成分极为复杂,科学的分类收集、贮存十分重要。”陈森向记者介绍。
相比其他危险废物,实验室危险废物具有来源多、分布散、产量小、种类多、成分杂的特点。“其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着收集难、运输难、处置难等问题。”陈森说道。
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地方标准《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自11月23日起正式实施。
源头分类、包装、贮存、转运、运输、处置……该标准明确了对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要求。特别是明确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设置各类贮存点,规范收集实验室危险废物,并创新性提出了实验室内部贮存点和实验室外部贮存点的具体建设和管理要求,降低短期贮存的风险。
同时,陈森还对各类实验室危险废物不同的危险特性,以及后续能够达标处置的要求详细分类进行解释:“共分为三大类九小类,标准中既保证分类方法足够简单明了、易操作,又能够满足安全贮存、达标处置的要求。”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全市实验室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标准化,填补国家和我省在这一领域没有专项标准的空白。”陈森表示,该标准也将为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过程规范、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制度先行!这个“地标”南京率先探索
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1179家,射线装置4085台……近年来,核技术应用作为发展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医疗健康、农业等诸多领域造福于民。“自2020年以来南京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射线装置数量年增长率均超过10%,核技术利用产业增长趋势明显。”陈鹏说道。
“无色无味无形,核与辐射具有不可感知性及隐蔽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和社会影响极大。”陈鹏介绍,同时核与辐射专业性强,涉及诸多法律法规和标准,核技术利用单位贯彻落实起来难度较大,操作层面缺乏有效手段。“为此,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建设指南》(简称《指南》)。”
X射线探伤单位究竟要在辐射安全管理方面要做哪些、怎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陈鹏在会上对《指南》的出台背景和亮点内容进行了解读。“《指南》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南京实际监管要求,进一步指导X射线探伤单位开展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帮助企业落实好辐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此外,《指南》中还将通过量化评估,对X射线探伤单位的总体安全水平做客观的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分值反映企业在辐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激励企业去持续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陈鹏说道。“为了保障标准的顺利推行,市局将积极组织召开培训会等,组织探伤单位对照《指南》开展辐射安全标准化自评估,对探伤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外部评估,切实履行好辐射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
面面俱到!这两项“地标”全市首次发布
“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赋予了设区市标准制定权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地方性标准的制定工作。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度报送南京市地方性生态环境领域标准共九项。”季虹璟介绍,其中涉及绿色生态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数据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指南、石化行业火炬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工业企业设备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控制等各领域。
“这两项标准也是全市首次发布的由我局牵头组织起草的生态环境专项地方性标准,意义重大。”季虹璟介绍,今年11月21日发布并于11月23日开始实施的《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建设指南》两个标准于2022年申报并批准立项,经过起草准备、调研阶段、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专家复审、报送审查等过程,在起草单位、主管部门等各方努力下成功出台。
“这两项标准的出台不仅为全市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为指南,还填补了行业管理空白。”季虹璟表示:“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快推动其他立项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并进一步结合我市实际,探索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标准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