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的第三天,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举办了“在成都遇见未来——世界科幻作家对话中国人造太阳”主题实践活动,邀请来自全球的科幻作家走进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现场,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国重器,了解中国聚变领域的重大科技进展,通过创新科技为科幻作家点亮创作灵感。
活动现场,西物院领导徐娟欢迎来自天南地北的科幻作家们来到中国聚变大科学装置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对话中国人造太阳,解锁人类终极能源,探秘科幻美好未来。她介绍了西物院建院近60年来在推进核聚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坚守努力和阶段成绩。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科研人员与科幻作家们提供深度交流的机会,让科技与科幻双向奔赴、充分碰撞,激发创新创造创作活力,让大国重器为科幻作家提供不竭的创作灵感,用科幻作品赋予科技创新无限的想象空间。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徐娟向科幻作家赠送了聚变科普力作《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核聚变知识可以点亮作家们更多的创新思想,为科幻作品提供“最硬核”的科幻素材。科幻作家、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分别作主题发言。双方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深入探讨了科幻与科技的关系。
座谈交流中,人造太阳博士科普团团长郑雪作题为《心向太阳的追光者》专题科普讲座。她在分享中表示,西物院是中国核聚变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也必将担当时代使命重托,敢为、敢想、敢做、敢首创,从科幻想象中汲取“造梦”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开放共享、携手攻关,早日率先实现用聚变能点亮千家万户,在中国点燃世界聚变的第一盏灯。
科幻作家代表王晋康、韩松表示,科幻与科技创新是一种双螺旋关系,科幻是想象力,科技是创造力。聚变能源被誉为人类的理想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幻界非常关注的题材。本次人造太阳探秘之旅体验了科技成就,获取了创作素材,激发了创作灵感,希望未来能通过科幻作品普及科学,传播知识,让公众更加了解核聚变事业。
作为科幻迷的青年科研人员石晓钟、郭礼凯分享到,科幻作品中奇妙想象力,也激发了科技工作者在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创新灵感,希望在科幻作品看到更多关于核聚变的硬核知识,也希望在科幻的启迪下,更多青少年可以踏上对科学的探索之路,加入到核聚变能源的研究工作中。
现实世界中,核能是最稳定、最强力、最清洁的理想能源之一;科幻世界中,聚变能是为人类驰骋宇宙、穿越黑洞供能的神秘力量。“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科幻作品中展现的众多想象,或许都是未来的现实,未来的核能发展方向,将由人类的智慧和梦想共同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