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聚变工业协会 (FIA) 的数据,聚变工业的总投资已达到 62.1 亿美元,高于去年的 48 亿美元。
FIA 的《2023 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中报告了这些数据,该报告调查了 43 家私营聚变公司,并于 2023 年 7 月 11 日在英国牛津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发布。
额外资金来自27项个人投资,其中包括TAE 2.5亿美元、ENN 2亿美元、Kyoto Fusioneering 7900万美元、Energy Singularity 5500万美元等。
市场增长来自老牌公司以及融合竞赛的新进入者。去年有13家聚变公司成立或以隐形模式崛起,使得今年的聚变行业调查有44家进入,创历届之最。
市场拓展
尽管美国继续以 25 家活跃的核聚变公司(包括许多最大的)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该行业的地理分布正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有 12 个国家/地区至少有一家核聚变公司。
今年的调查包括来自新西兰(Openstar)、瑞典(Novatron)、德国(Gauss、Proxima)和中国(Energy Singularity)的新进入者。
尽管今年宣布的新融资总额低于去年的 28 亿美元,但这表明对该行业的持续投资和兴奋,尽管许多技术投资者已撤回其他领域。
去年的调查主要由几项大型投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的 18 亿美元和 Helion Energy 的 5 亿美元)主导,而今年则出现了范围更广、规模较小但意义重大的投资,包括对新兴公司和新聚变方法的押注。
核聚变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霍兰德 (Andrew Holland) 表示:“很明显,核聚变仍在增长,市场还没有下调选择,而且仍有很多机会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之前获得融资的公司正在不断壮大。受访者声称去年他们的公司创造了 975 个新就业岗位,并在供应链中创造了约 3,000 个就业岗位,但这可能是低估的,因为并非所有公司都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融合的乐观情绪仍然很高
有 4 家公司相信他们将在 2030 年之前向电网供电,有 19 家公司预计到 2035 年将向电网供电。
提供电力并不等同于商业上可行,挑战仍然存在。商业可行性需要足够低的成本和足够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才能使聚变有利可图。18 家公司预测他们的融合方法将在 2035 年实现商业化,另外 13 家公司预计到 2040 年将实现商业化。
Holland 补充道:“尽管投资增速较 2022 年有所下降,但在通胀、利率上升甚至银行倒闭的担忧导致的时期,我们仍然看到了一些规模相当大的投资和不断增长的小型投资,总额达 14 亿美元。许多投资者保留他们的资金。”
“除了私人投资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看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增加以及新兴的核聚变监管框架,这将降低未来投资的风险。这表明各国政府开始规划聚变能源,这是该行业成熟的明确标志。这一切发生之际,各公司表示,他们对实现雄心勃勃的里程碑越来越有信心。”
Holland 表示,《2023 年全球核聚变行业》报告显示,许多公司仍然认为资金是一项重大挑战,因为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剩余的工程和科学挑战。
“……每年我们发布这份报告时,正确做法的回报——无限的清洁能源——感觉都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