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医用防护服何以如此紧缺?检测周期长 原料配置低效

2020-02-21 18:40          消毒灭菌

中国核技术网讯:防护服企业陆续复工加大产能,但一线医务人员亟需的医用防护服缺口依然明显。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董事长庄小雄告诉财新记者,当前工人返岗难,原材料供应分散且存在错配,检测与消杀环节所需时间长,一套防护服从面料投产到成品流通,通常需要至少半个月。

2月2日,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所属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工信部确定为防护服面料重点生产供应单位,中纺院也被任命牵头整合防护服产业链资源,以最快速度形成最大生产能力。

庄小雄解释,现在能进入到红区的防护服越来越少,因为用的是库存防护服,最近生产的增量还未抵达一线:“中国的产能是足够大的,目前的问题在于产量出不来。”

医用防护服产量已经从1月28日的0.87万套上升到2月4日的3.16万套,但仍难满足当前的防疫救治需求。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指出,2月7日湖北对防护服的最低需求是5.94万套,总供应有4.85万套,还有1.1万的缺口。

最新数据来自2月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所透露,国内已有超过60%的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企业开工复产,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超过4万套。然而,距离这4万套产能投入一线使用,仍有一定时间。

防护服产业链条长、生产周期也长。以防护服生产的最后一步“消杀”为例,庄小雄介绍道,规定采用的是环氧乙烷灭菌方式,需要十几天;若能改为钴60灭菌,可以缩短至几分钟,近期相关部门已在研究缩短这一流程。

2月8日,工信部披露,疫情期间执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允许采用辐照(钴60或电子加速器)方式对医用防护服进行灭菌。这属于此次疫情防控的临时应急措施,疫情结束后自行解除。

中核集团公众号称,旗下进行辐照灭菌的生产线,每小时灭菌能力在一百多箱,按每箱30件防护服计、24小时开工的话,每天可完成10万件左右的一次性防护服的灭菌任务。

庄小雄指出,疫情当前,需求剧增,整个防护服产业链处于无序状态,多个环节存在资源错配、流程过长等问题。

防护服生产的流程包括:面料生产出来后,需送至当地药监局下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检测是否达标,周期约一周,其中有些指标药监局未必能检测,还需要委托中纺标检测;面料合格后交给防护服工厂,制成的样衣仍需进行检测,周期约一周,合格后才批量进入消杀流程。

然而,许多临时转向生产国标防护服的企业并不了解这个流程,庄小雄表示,有时检测机构业务量大,也不接这些企业的单,造成时间更加滞后。因此中纺院目前所做的就是从中协调,通过工信部给检测机构发函,使双方能够顺利对接。

庄小雄表示,面料检测不是必需环节,如果防护服工厂一直使用同一家面料供应商,面料成分、工艺没变,则可以不用送检直接生产。但面料供应存在错配问题。

他举例,服装企业柒牌转产防护服后,现有7家面料供应商,这意味着要对7种面料做测试,时间浪费了:“按理说,7家面料供应商分别对应7家防护服企业才对,所以现在要梳理这个环节,做到点对点供应。”

中纺新材料公司从1月29日开始投产,日产能现已达到3.5万米以上,能满足1万多套医用防护服的生产需要。据庄小雄介绍,一套防护服需要3米至3.3米的面料。

此外,防护服产业链目前仍面临工人不够的问题。浙江一家面料企业的日产能是12万米,现在由于工人不够只能做到5万米,产能削减了一大半。“本质是工人无法返岗,现在各地严防死守,不让居民出去,”庄小雄以贴条(即用热熔胶条粘住针孔,防护服制作的重要步骤)为例指出,防护服生产是技术活:“不是随便找个其他工人就能干。”

其次,原材料没有保障,上游供应不稳定。庄小雄表示,防护服面料主要由无纺布、聚乙烯膜、胶组成。由于资源不匹配,不同地方缺的不一样:“交通管制下,物流输送是个问题,浙江一家企业有布、有膜、缺胶,开车去临市运胶,但出去了就回不来。这种情况就需要交通部门开绿色通道。”

生产设备缺乏也成了难题。2月9日,工业部官网发布征集压条机的公告,称缺少压条机(又称热风缝口密封机、贴条机、热封机)是制约医用防护服增产扩能的瓶颈,因此倡议全国使用压条机生产冲锋衣、雨衣、特种作业服、帐篷等产品的企业,提供本企业可转让、出租、借用及捐赠压条机的信息。

当前,为缓解供给紧缺压力,具备生产条件的各类服装企业正在转向防护服生产,包括红豆、三枪、如意等,各省为此开辟绿色通道。国家药监局2月5日公告,多个省已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对疫情防控所急需的医疗器械开展应急审批。截至当天16点,有关省级药监局已批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72个,其中包括医用一次性防护服9个。

男装企业红豆股份( 600400.SH )2月3日晚公告称,经营范围增加了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将在取得《江苏省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批件》后,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产品将服从政府统一调拨,不对外进行销售。

红豆股份预计,量产后的医用防护服产能约为6万件/月,涉及的销售收入约为1200万元/月。以此计算单件防护服约为200元。红豆股份表示,该业务主要为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并不以取得盈利为主要目的。

水星家纺( 603365.SH )则在1月31日将10条被服生产线紧急改为防护服生产线,2月2日打样成功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3日正式投产,目前日产能为1000套,未来最高日产能可达到2000套以上。水星家纺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公司生产的是非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资质与流程更为复杂,生产所需原材料由政府调拨,成品也由政府统一调配。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2月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月7日,全省主要的防护品生产企业复工率达到了100%,一些企业甚至超负荷生产,现在还在全面扩产能,因为需求十分迫切。

(中国核技术网 责任编辑:杨洋)



推荐阅读

【核武器】美空军打击中国的计划可能会触发核战争

据福布斯网站6月15日报道,去年年底美空军进行了一场秘密军事演习,模拟了在2030年演习期间中国可能攻打台湾的情况时美军的行动。美空军使用了一系列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轰炸机来对抗攻击,其中包括仍在开发中的超级隐形B-21轰炸机。 2021-06-20

深圳先进院等在医用放射治疗X射线激活抗肿瘤药物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耿晋、博士后张一川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MarkBradley等探索了利用医用放射治疗X射线源激活抗肿瘤前药的可能性,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结果以为题,发表在上,耿晋和张一川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耿晋和MarkBradley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2021-06-20

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多元分析实现中国牛骨产地和品种的溯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溯源信息的关注日益增长,牛骨作为一种附加值极高的副产物,历来存在溯源困难、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鉴别牛骨产品的地理来源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2021-06-19

上海市儿童医院核医学科正式开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交通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核医学科位于住院楼地下一楼。采用GEDiscovery670ProSPECT/CT, 能够采集核医学影像以及CT融合影像,医技人员经验丰富,愿为广大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2021-06-19

第59届PTCOG年会|点扫描弧形质子治疗(下):SPArc临床获益

第59届PTCOG(国际离子治疗联合会)年会期间,来自美国Beaumont医院质子治疗中心的Dr.XuanfengDing和Dr.RohanDeraniyagala带来了题为《点扫描弧形质子治疗(SPArc)》的主旨演讲。 2021-06-1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