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蛋白质数据库将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方法,包括双同位素示踪技术 (DSIT)——一种核技术。(图片来源:iStock.com/egal)
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家、研究和学术机构的营养专家最近齐聚一堂,概述了首个蛋白质质量框架数据库,以帮助政府评估出售给消费者的食品的蛋白质充足性,并制定最佳膳食蛋白质需求。
在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联合组织的会议上,他们讨论了开发数据库的方法,该数据库将详细说明全世界消费的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
粮农组织食品和营养司司长 Lynnette Neufeld 欢迎专家为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提供信息,他说:“这将极大地帮助评估不同人群的蛋白质质量和蛋白质充足性。”
食物的蛋白质质量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其必需氨基酸组成及其各自的生物利用度,换句话说,蛋白质来源被消化的难易程度以及人体吸收使用的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在以各种组合构成所有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中,有九种被归类为必需氨基酸,因为它们不能由人体产生,因此可以通过饮食中的蛋白质来源获得,以支持我们的生理和发育需求。该数据库将包含每 100 克食品中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数据、它们各自的吸收指数以及用于测量该指数的方法.
该数据库将基于粮农组织推荐的方法,包括双同位素示踪技术(DSIT)——一种通过原子能机构支持的协调研究项目于 2015 年开发的核技术。
原子能机构人类健康司司长 May Abdel-Wahab 强调了包括通过 DSIT 技术收集的数据的价值,他告诉与会者“使用新颖、准确的方法收集蛋白质质量数据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和支持政策制定国家营养计划的制定者。”
DSIT 使用两种同位素示踪剂的组合,将进餐后血液或呼吸样本中的氨基酸浓度与消化率已知的标准蛋白质浓度进行比较(参见下面的科学框)。这确保可以准确计算每种必需氨基酸的生物利用度。
开发蛋白质质量数据库的下一步包括在 2023 年 9 月在荷兰举行、由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共同组织的蛋白质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让更广泛的受众参与讨论。
除了新数据库的工作外,目前正在进行两个由原子能机构支持的蛋白质质量调查项目:一个有 16 个参与国参与的亚洲地区项目,旨在生成有关该地区蛋白质质量的更多数据;与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七个参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协调研究项目,评估导致慢性肠道炎症或环境肠道功能障碍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蛋白质吸收。
科学
新的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血液和呼吸分析以微创方式测量蛋白质消化。
在该技术的第一阶段,人类测试食品中的氨基酸使用稳定同位素氘(氢的一种形式)进行标记。氘是无害的,被添加到动物的饮用水中以研究动物蛋白质来源,以及添加到植物源(如蔬菜)的灌溉水中。然后,例如,一旦牛奶或豆类可供食用,人类志愿者就会食用这些带有氘标记的食物以及用碳 13(碳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参考蛋白质来源。
在第二阶段,在餐前和餐后多次采集血液和呼吸样本,以分析氨基酸浓度。消化率取决于血液中标记氨基酸与试验餐中标记氨基酸的比率。从呼吸样本中回收的碳 13 提供了蛋白质消化的第二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