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建各方共同庆祝老马槽隧洞顺利贯通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于2018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将有效缓解滇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区内河道、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老马槽隧洞位于大理市上关镇,采用标准马蹄形断面,净高9.4米,宽9.4米,设计水深7.13米。由于紧邻洱海,地质条件复杂,突泥涌水等突发情况时常发生,施工和检测人员大部分时间要迎着涌水进行施工。“施工建设期间,遇到过涌水、塌方、流沙、突泥等事故。我想到过它难,但没想到如此之难!”检测工程师黄耀介绍。施工人员迎着涌水进行施工
为保证隧洞安全顺利开挖掘进,上海院丽江项目部根据施工计划同步开展各类质量检测工作。上海院西南地区首个检测项目工地实验室拔地而起,对现场抽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室内试验。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完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质量检测2500余组、工程实体检测3300余组(根)。
针对隧洞的“骨肉血脉”,项目部采用了无损检测的方式。“你要知道一根柱子合不合格,拿锤子砸,砸够100下碎一点算合格,这种就是有损的,会损伤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结构。而我们的无损检测方式是用声波,“听声辨位”,声波检测没问题,一点都不会伤到建筑物。”侯中瑞介绍道,项目部采用锚杆锚固质量声波反射法,无损检测隧洞锚杆支护长度和密实度确保锚杆能把松散的石块“串在一起”,避免塌方与碎石掉落;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技术手段,对衬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确保这层撑住隧洞岩壁的“铠甲”够强够硬。
▲检测人员分别开展钢筋室内试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锚杆无损和衬砌混凝土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工作
在日复一日的总结检测经验、优化检测流程中,项目部克服各种地质洞段的检测困难,累计完成老马槽隧道各类检测280余组,保障了施工质量,为滇中引水工程水源至大理Ⅰ段共7个标段的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项目部还被评为2022年滇中引水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优秀单位。
2022年,项目部共开展安全检查5次,开展地震、消防和隧洞逃生演练3次,组织现场检测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1次。有了这些制度和日常演练的保驾护航,隧洞开工以来,检测工程师们顺利度过多次涌水和突泥险情。
侯中瑞介绍,为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上海院项目部坚持寒暑不辍、夜以继日,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即使春节也不打烊。大年初一一早,项目试验人员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对到达龄期的水泥、混凝土、砂浆等检测样品进行试验,进隧洞进行锚杆检测。“这些都是我为大家献上的‘年货’。”试验人员指着检测完的原材料说。1月30日,项目春节后全面复工,项目部第一时间恢复施工作业面检测工作,抢抓施工黄金期,坚定落实年度检测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滇中引水一期、二期工程同步建设。
当前,上海院勘察检测领域拥有国内功能最全、效率最高、作业水深最深、平台面积最大的海洋工程勘探试验平台“中国三峡101”,具备同时开展多座水电、抽蓄电站的勘察、监检测能力,形成了地下管网“探测、检测、修复、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拥有水利行业最高级别的五甲检测资质。在滇中引水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勘察检测项目中,上海院正不断培育创新技术,淬炼全链条精细化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