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延迟显像?
患者在PET/CT检查时,注射18F-FDG后休息40-60min,之后到检查室进行扫描,一般为15-20min。在扫描完约十几分钟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离开PET/CT室,而部分会得到广播通知:“XXX,您还需要进行延迟扫描,请您在等候室安静休息,XXX时间后再到检查室进行延迟扫描”,也就是说要进行第二次扫描。第二次扫描,专业术语叫“延迟显像”,即在第一次扫描结束后一定时间内,对关注部位再扫描一次,对比延迟前后的检查图像,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图片来源:四川经济网
为什么会做延迟显像
Part.1
空腔脏器FDG摄取增高:比方说,胃充盈欠佳,局部胃壁稍增厚,FDG摄取增高,是生理性?炎症性?肿瘤性?就比较难鉴别,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个延迟显像。叮嘱检查者喝水,将胃壁撑起,如果胃壁增厚处变薄,FDG摄取较前减低,那应该问题不大;如果延迟后,增厚的地方仍厚,FDG摄取较前还有增高,那么就会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有时候对于肠道的连续性FDG摄取增高也会做个延迟看看,而这种情况,大多数不会有恶性的情况。
Part.2
实质性病灶(如怀疑肝脏占位者):某些病灶第一次扫描FDG摄取未见增高,如果延迟扫描后,病灶FDG摄取仍未见增高,那么该病灶为良性可能较大。
或者是一个低度的恶性肿瘤,如果在延迟扫描后,病灶FDG摄取较前增高,那么该病灶的恶性肿瘤可能性会增高。
Part.3
泌尿系统的肿瘤:因为显像剂18F-FDG大部分是从泌尿系统排泄的,会呈现肾脏、输尿管、膀胱FDG浓聚的情况。怀疑有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需要通过延迟显像,对比泌尿系统核素浓聚情况的变化,利于准确诊断。通常情况下,会要求检查者多饮水排尿,有时需要使用利尿药,促进尿液排泄,排尿两次以上最好,图像质量会更好一些。
延迟显像的作用是什么
延迟显像的作用体现在随着时间延长本底组织FDG摄取减低,提高病灶检出率,常适用于:
01
怀疑有隐匿病灶(如胃肠道及胆道系统等)。
02
明确诊断后确定恶性病变范围。
03
早期显像时病灶与本底组织摄取比较高的组织(如肝、脾),或者是通过时间延长增加排泄系统对FDG的清除(如泌尿系统)。
04
用来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摄取,最常应用于鉴别泌尿系统和肠道的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理性的摄取会发生形态、位置或摄取程度的变化,但占位性病变通常很少发现如上的改变,从而可以鉴别二者。
对于诊断,一般情况下,关注部位的FDG摄取值较第一次扫描增高,提示恶性可能大,降低则提示良性可能大。通过PET/CT检查,尽可能为检查者提供一个最接近病灶真实情况的显像,尽最大努力降低额外检查的费用。总而言之,延迟显像是对早期显像的补充,用于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最常应用延迟显像的脏器有肝、胃、泌尿系统和肠道等。
延迟扫描的时间
根据患者的PET/CT图像和诊断需求来进行个体化制定:
一般情况下,在注射核素后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延迟扫描。关注部位不同,延迟时间也不同,比如:胃肠道为60-120min;泌尿系统(肾、膀胱)为60-180m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