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但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打好种业翻身仗,我们的科研团队和专家正在努力赶超当中。
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是建设种质库。我国在多地布局建设了种质库,在位于北京的国家作物种质库,记者首先科普到的知识点,就是种子和种质的区别。
记者在这座已经试运行一年的国家作物种质库看到,农作物种子正在通过带有视觉识别能力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进入-18℃的低温库。专家介绍,这些种子要经过2—3年的田间性状调查、鉴定为种质资源后,才有资格进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超前的设计,让国家作物种质库能满足未来50年5000个物种、150万份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有了良种,还要育种。当前,现代育种已迎来常规育种、分子育种、太空育种等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太空之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繁忙的飞行任务中,还有一项特别的“育种”任务,在问天实验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茁壮成长的水稻和小麦,这是中科院精心选育的太空种子。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目前,我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经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
从太空到大地,从科研到实践,十年间,我国育成950多个主导品种,播撒向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地带。
这里是位于湛江遂溪县卜巢村的海水稻原生境保护区,广东海洋大学专家团队一直在探索盐渍地综合改良技术。如今遂溪县的海水稻面积稳定在12000亩,海水稻种质资源杂交创新培育的耐盐碱水稻已在全国十几个省份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