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跃强告诉记者,“核春115通过专家组测产,实现亩产724.14公斤,刷新了全国优质强筋春小麦高产纪录,13年的选育历程最终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新疆春小麦完全具备实现优质、高产‘双高’的潜力。”张跃强介绍,核春115是在常规杂交育种基础上,结合辐照诱变、蛋白亚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南繁北育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新疆新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今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9月17日,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县奎苏镇的核春115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李丽 摄
此次核春115的高产创建地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这里是小麦生产的冷凉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冬小麦很难安全越冬。在春季播种春小麦,由于全年有效积温不足,即使采用先进的田管技术,也很难实现优质高产。
“我们每年都要种4、5个品种的春小麦,就是为了找到适应气候的‘好苗子’。”巴里坤县奎苏镇合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仇其信说,今年,合作社看重核春115适应性广的特点,试种了200亩,按照技术要求认真开展标准化田间管理,没想到竟刷新了全国优质强筋春小麦高产纪录。
“种子不愧是农业的芯片,增产又增收!” 仇其信高兴地说,核春115在普通地块依然能够达到亩均600公斤的高产水平,比一般春麦品种增产100公斤,凭借其强筋小麦的品质优势,每公斤收购价达到3.2元,比普通小麦高出0.2元。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我区实施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加快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育种创新能力。上一个创建全国优质强筋春小麦单产纪录的品种新春37号也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育种家团队培育的,2021年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创造了708.5公斤的单产纪录。
“我区每年春小麦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核春115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区春麦产量,还有望解决冷凉地区小麦筋力弱、品质低等难题,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高粮农收入提供了有力依托。” 张跃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