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是什么检查?
全身骨显像是核医学科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显像检查之一。简单来说是将亲骨性的放射性药物注射入患者体内,再通过核医学的仪器,利用“示踪技术”探查这些药物分布在哪儿,以此获得患者全身骨骼的图像,它可以提供骨骼的形态、血液供应和骨代谢情况的信息。全身骨显像对各种骨骼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示踪技术”很好理解,比如观察野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就是利用示踪技术,在野生熊猫身上放上一个小小的无线电发射器,基地里的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定位无线电发射器来定位大熊猫。在这个过程中,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可以想象,作为示踪物,一定很轻很小,不能被熊猫察觉,也不会影响熊猫的行为。
在骨显像过程中,注射的放射性药物就是示踪物。同样的,骨显像所用的示踪剂剂量也很少,不会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器官组织的功能。
“放射性药物”有辐射吗?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有辐射不假,但是离开辐射剂量谈辐射伤害,都是耍流氓哦。一次骨显像的辐射剂量相当于1.4次胸部CT,是绝对安全的。
X光片看不到的骨折,骨显像就能看到吗?
骨显像敏感性高,能够发现X光片难于发现的骨折(如肋骨、指骨、趾骨的骨折等 )。由于一次成像范围包括全身,还有可能发现X线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
什么人需要做骨显像?
对于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骨显像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灶,还可以用于治疗后效果评估。
对于原发骨肿瘤,可以检查全身骨骼受累和可能的转移情况。
骨显像有问题的不是骨折就是肿瘤?
骨显像的应用范围很广,它还可以:早期诊断骨髓炎;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协助诊断可疑的代谢性骨病;诊断缺血性骨坏死;确定骨活检的位置;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状态等等。
做骨显像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射示踪剂后鼓励大量饮水(两小时内饮水500-1000ml)。检查前排尽尿液,排尿时要注意,不要让尿液污染身体或衣服。如果发现污染要及时更换衣服并清洁局部皮肤。检查前摘除身体上的大块金属物品(手机、钥匙等)。如果之前几天在放射科检查时使用了造影用的钡剂,应将钡剂排净后再行检查。检查后要注意24小时内远离孕妇及婴幼儿。检查后多喝水、多排尿可以加速示踪剂的排出,进一步减小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