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是宇宙中最壮丽的结构,它包含了大量的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但除了这些可见的物质外,天文观测还表明,绝大多数的星系实际上还被所谓的“暗物质晕”包围。
暗物质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尽管我们无法直接看见它,但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够推断出它的数量应当远超普通物质。暗物质的存在对宇宙的演化至关重要。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天文学家绘制了大约120亿年前暗物质是如何分布在星系周围的。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暗物质的聚集度比理论预期的更低。
引力透镜
我们知道,光速是有限的,因此星系发出的光在抵达地球之前,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当天文学家观测到星系时,实际上看到的并非它们今天的样子,而是它们过去的样子。星系越遥远,我们看到的星系就越古老。当然,观测它们的难度也就越高。
但更有挑战性的是观测暗物质,因为暗物质本身并不发光。测量暗物质的经典方法会涉及两个星系:前景星系(或透镜星系)和背景星系(或源星系)。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前景星系的巨大引力会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所以当来自背景星系的光线在经过前景星系时,就会发生弯曲,就好像被光学透镜所弯曲一样。这就会导致背景星系的畸变和放大,这种效应被称为引力透镜。
当前景星系所包含的质量越大时,经过的光线也会弯曲得更严重,因此背景星系也会出现更严重的畸变。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畸变的程度来估算出前景星系周围的物质(包括暗物质)分布。
但如果天文学家想要观测那些极其遥远的星系时,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那些星系实在是太暗淡了。所以当我们看得越远时,这项技术的效果就越弱。因此,在过去,天文学家由于无法探测到足够多的的遥远背景星系来测量畸变,他们只能分析不超过80到100亿年前的暗物质分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早期宇宙的真实结构的了解。
回到最初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最近一组天文学家改进了这一方法。他们没有选择两个星系,而是选择用一个不同的背景光源:宇宙微波背景(CMB)。
宇宙大爆炸发生于大约138亿年前,自那之后,宇宙便一直在膨胀,变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冷。在大爆炸后的约38万年,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让原子形成,使光子开始自由地传播,形成了CMB辐射。今天,CMB辐射仍然弥漫于整个宇宙之中,但其波长早已被拉到微波波段。
就像来自遥远星系发出的光源一样,CMB也会被含有暗物质的星系扭曲。这就使研究人员能够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开始测量暗物质的分布。
(图/Reiko Matsushita)
最遥远的暗物质
在新的研究中,天文学家首先利用昴星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利用可见光识别出了约150万个透镜星系。望远镜看到的这些星系都是它们在约120亿年前的样貌。
接着,为了克服缺少更远、更古老的星系光的问题,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CMB的微波。利用普朗克卫星探测到的微波,研究人员测量了透镜星系周围的暗物质是如何扭曲微波的。
在初步分析后,研究人员探测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围绕星系周围的暗物质。120亿年前的宇宙非常不同,那时正在形成的星系要比现在更多,第一批星系团也开始形成。星系团由100-1000个星系组成,也包含着大量的暗物质。
这个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发现与暗物质的聚集度有关。根据标准宇宙学模型,即ΛCDM模型,CMB的微小涨落都会导致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并最终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以及应该也会产生密集的暗物质。但新研究却发现,早期宇宙中的暗物质的聚集度似乎要比ΛCDM模型预测的要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结果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就可能改变天文学家对星系演化的理解,同时也预示着在120亿年前,支配宇宙的基本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未来,研究人员希望使用更先进的数据集,比如来自薇拉·鲁宾天文台的LSST的数据,以探索早期宇宙中的暗物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