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民医院
2021年9月,刘阿叔(化名)因为进食固体食物哽咽感来到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发现食管恶性肿瘤,入院准备做肿瘤切除手术。
医生很谨慎:发现了食管肿瘤,全身其他器官情况如何呢,肿瘤组织会不会已经对其他组织造成影响呢,能否进行手术治疗呢?不可贸贸然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对疾病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具有疾病全面评估意识的临床医生在手术前建议刘阿叔进行PET/CT全身检查,了解肿瘤侵犯范围并对全身情况进行详尽评估。
结果如何?
PET/CT全身显像后,我们发现刘阿叔:1.食管胸中下段占位,代谢异常活跃,符合食管Ca改变;纵隔多发淋巴结,代谢活跃,考虑淋巴结转移。2.乙状结肠节段性增厚,代谢活跃,考虑结肠恶性肿瘤可能(结肠癌?),建议肠镜检查;邻近肠系膜小淋巴结,代谢未见增高,暂考虑反应性改变,建议随访。
看不懂没关系,小编告诉大家,这说明:
除了食管恶性肿瘤,PET/CT全身显像中还发现了乙状结肠病变!
这下子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呢?
先处理食管病变,还是处理结肠病变呢?
PET/CT全身检查后,临床医生出于对病人负责任的态度,并没有急于进行食管肿物手术切除,而是请胃肠外科医生进行会诊,予以肠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乙状结肠癌。
综合PET/CT全身显像和肠镜检查结果,看出食管肿瘤并没有发生远处转移,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而且相对于食管肿瘤,乙状结肠病变范围和所引起的症状相对较轻。所以临床医生决定给刘阿叔先进行食管肿瘤切除手术。
2个月后,待身体情况恢复后,刘阿叔至胃肠外科住院就诊,再进行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尚未突破浆膜层,未见明确神经及脉管侵犯,肠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提示病变处于较早阶段。虽然很不幸患上两个恶性肿瘤,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第一个恶性肿瘤食管癌,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瘤;第二个恶性肿瘤结肠癌属于早期病变,没有局部和远处转移。这里,具有一次检查、全身扫描的PET/CT发挥了重要的检查作用。
在肿瘤患者治疗前做PET/CT全身评估,除了协助分期,有时候也会发现第二肿瘤!
肿瘤患者应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PET/CT显像全身评估在肿瘤患者临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PET/CT全身显像不仅能了解原发肿瘤局部情况、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而且可对全身其他器官情况进行评估,监测肿瘤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及转移的程度,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此项检查有时候也会发现早期的第二恶性肿瘤。若刘阿叔没有做PET/CT全身检查,根据胸部CT增强也可以协助确定食管癌局部手术范围,但会漏掉乙状结肠癌早期病变,使已经存在的结肠癌错过早期治疗时机,也缺乏其他脏器没有转移瘤的客观依据,不利于将来随访。
总之,PET/CT全身显像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肿瘤治疗前临床分期、指导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监测肿瘤复发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有时候也会发现第二肿瘤,是肿瘤患者诊治管理的重要工具。
珠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学科带头人——许杰华
许杰华,珠海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珠海市高层次人才,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原中山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岭南名医,南粤好医师,调入珠海市人民医院前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工作近20年,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核医学分会第十届、第十一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届、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亚洲核医学委员会委员,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 访问学者。对PET/CT、SPECT影像诊断、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皮肤疤痕及血管瘤核素治疗等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等各级课题多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