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晚7点,由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中核医疗影像与职业健康事业部、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云核医疗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云上中核医生”系列读片会(第十七期)如约与大家在“云上”相见。会议由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教授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付占立教授共同主持。读片会点评专家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熊焰教授。
本次读片会的3个病例均为肺内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病例,分别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廖栩鹤医师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宋娟娟医师提供。病例(1)为一年轻女性患者,因一过性胸痛就诊,影像表现为右肺上叶前段近肺门处软组织密度肿物,葡萄糖代谢轻-中度增高,伴支气管闭塞,病灶以远伴斑片状密度增高灶;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黏液表皮样癌(MEC)。
病例(2)为一中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及胸痛,影像学中病灶主要累及右肺、气管及右侧胸膜:右肺上叶前段胸膜下软组织密度肿物,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右肺下叶胸膜局部结节状代谢增高灶;气管后壁可见腔内外生长的软组织肿物,伴不均匀强化,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最终气管内病变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肺腺样囊性癌(AdCC),同时伴有右肺上叶肉芽肿性炎。MEC及AdCC为肺原发涎腺型肿瘤中的两种主要组织学类型,属低级别恶性肿瘤,但具有粘膜下浸润、周围神经浸润、延迟性血行转移等侵袭性生长特性;其中,MEC多累及叶-段支气管,多数为低级别,可见囊性结构,呈中―明显强化;AdCC以累及气管及主支气管为著,呈浸润性生长,增强可见轻度强化。上述两个病例之后,付占立教授分享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肺原发或继发MEC及AdCC实例,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病例(3)为一中年女性患者,间断咯血,影像表现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软组织密度肿物,伴周围厚壁空洞,肿物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而空洞壁代谢未见增高;最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混合型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MSGP);该病发病率低,可无症状或伴有支气管腔阻塞相关症状,可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或软组织密度肿物,部分病灶葡萄糖代谢可明显增高。在每个病例结束后,熊焰教授均从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FISH检测三个方面对上述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思路进行梳理,同时强调了组织形态学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熊焰教授特别强调,在诊断肺原发MEC及AdCC时需首先除外肺内转移性涎腺型肿瘤。
GE公司陈麒龙经理介绍了“GE SPECT/CT心脏应用”:其功能丰富,包括左心室功能参数、心室舒张功能、运动和增厚得分、偏心率指数、肺异常摄取LHR、相位最晚靶区分析等,可提供心脏疾病精准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指导功能。
病例1. 女,30岁,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月余;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病例2. 男,48岁,间断咳嗽、咳痰1年,发热、胸痛3月;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伴右肺肉芽肿性炎
病例3. 女 ,38岁,间断咯血2月余;混合型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 PMSGP)
本次读片会共有41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影像专家线上参与,最高同时在线人数240余名。与往期略有不同的是,本次会议邀请到了肺部病理学专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对于疾病病理学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核医学医师更好地掌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而对于影像学的学习,也可提高病理学医师的诊断准确性。我们也期待通过这种多学科的交叉学习,让本平台的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