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在肿瘤、神经和心脏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大部分商用PET扫描仪都与CT或者MRI进行融合显像,PET探测器轴向视野通常在15-30cm。但目前短轴PET系统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扫描时间长、信噪比低、所需显像剂剂量较大,这些都与PET探测器采集到的符合事件计数率有关。而且,目前的商用PET系统很难重建出高质量的动态图像,限制了其对示踪剂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的应用。
延长PET探测器的轴向视野覆盖整个人体,可以大幅提升系统灵敏度,因而具备全身动态图像采集能力来获取感兴趣器官的动态数据。2018年问世的全球首创Total-body PET/CT(uEXPLORER)拥有长达194cm的超长轴向视野、40倍超高系统灵敏度的提升、2.9mm超高清NEMA空间分辨率等突破性系统性能。基于这些重大系统性能改变,18F-FDG PET/CT成像所需的注射剂量和采集时间可以显著降低,能提升小病灶和四肢远端转移检出率,也是全球首台具备全身动态扫描能力的PET/CT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是全球首个配置uEXPLORER的单位,全面参与了该设备系统性的临床验证,基于大量临床工作对该设备的参数性能和临床优势进行全面、逐步的验证和探索。我科工作人员及科研人员基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如何最好地在临床中应用Total-body PET/CT扫描系统进行了探索,我科将这些经验和相关典型病例整理成文章发表,在此特将这些重点临床实践经验给大家进行展示和分享。
本文作者:余浩军、吕靖、胡鹏程、陈曙光、石洪成
通讯作者:石洪成
发表时间:2022年2月发表于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第43卷 第2期 166-171页。
研究目的:在进行PSMA显像或核素治疗时,核素药物会大量沉积于唾液腺中,而过大的辐射剂量沉积会导致唾液腺不可逆受损。本文旨在评估口服维生素C在降低患者PSMA显像中放射性药物在唾液腺中沉积的作用。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了31名接受了Total-body PET-CT 68Ga-PSMA-11全身动态成像的患者,其中的11名患者在动态PET采集后30分钟口服维生素C,而其他患者没有。检查完成后,在患者图像上勾画、分割出腮腺和颌下腺作为容积感兴趣区(VOI)。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动态图像的VOI在30-60分钟内的标准摄取值平均值(SUVmean)及其斜率。
研究结果:
1.试验组左、右腮腺和左、右颌下腺的SUVmean分别为15.37±3.07、15.03±2.64、14.92±4.38和15.38±4.18。对照组的相应数值则更高,分别为19.37 ± 3.82,20.08 ± 3.55,22.61 ± 5.62和22.73 ± 5.90。
2.试验组左、右腮腺和左、右颌下腺在30-60分钟内的SUVmean斜率分别为0.63±0.13,0.64±0.14,0.56±0.25和0.62±0.26。对照组的相应数值则更高,分别为0.84 ± 0.21,0.84 ± 0.17,1.01 ± 0.34和1.02 ± 0.37。
图1 (a~d)为对照组的患者数据,其中(a, b)为注射后第37帧(3min~6min)的图像,(c, d)为注射后第55帧(57min~60min)的图像。(e~h)为进行了口服维生素C的患者数据,其中(e, f)为注射后第37帧(3min~6min)的图像,(g, h)为注射后第55帧(57min~60min)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动态扫描过程中口服维生素C的患者唾液腺的放射性积累更少。
图2 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患者唾液腺中的时间-活度曲线(TAC)对比。(a)为试验组代表性患者的TAC,而(b)为对照组代表性患者的TAC。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动态过程中各个时间点的唾液腺SUVmean还是整个动态过程中唾液腺SUVmean的上升斜率,口服维生素C的试验组患者的数值都更低。
PSMA显像和PSMA核素治疗是如今前列腺癌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而目前限制其用药剂量的正是唾液腺的高辐射剂量沉积。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PSMA动态显像中,口服维生素C确实可以减少放射性药物在唾液腺中的累积。这类手段可以有效保护唾液腺,未来能够进一步推进PSMA显像和核素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国内最早开展临床核医学的单位之一;科室现有面积近6000平米,在职员工6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科室包括PET分子影像中心、单光子功能影像中心、核素靶向治疗中心和分子探针研发中心等四个中心,在占地面积、大型设备数量和种类、年诊疗人次等方面在国内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