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作为一种敏感性较高的非侵入成像方式,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目前短轴PET系统受限于探测器的宽度和系统灵敏度,医院出于对患者辐射安全性和耐受度方面的考量,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在核素药物注射剂量和扫描时间做出平衡和取舍。延长PET探测器的宽度至覆盖整个人体是提升信号探测效率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同时采集到整个人体产生的符合事件,大幅提升系统灵敏度。并且传统PET设备需要5-9个床位才能覆盖从头顶到足底的扫描范围,超长探测器的PET可以在单个床位实现全人体扫描,这些优势都可以使PET采集时间大幅缩短。
2018年问世的全球首创Total-body PET/CT(uEXPLORER)拥有长达194cm的超长轴向视野、40倍超高系统灵敏度的提升、2.9mm超高清NEMA空间分辨率等突破性系统性能。基于这些重大系统性能改变,18F-FDG PET/CT成像所需的注射剂量和采集时间可以显著降低,能提升小病灶和四肢远端转移检出率,也是全球首台具备全身动态扫描能力的PET/CT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是全球首个配置uEXPLORER的单位,全面参与了该设备系统性的临床验证,基于大量临床工作对该设备的参数性能和临床优势进行全面、逐步的验证和探索。我科工作人员及科研人员基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如何最好地在临床中应用Total-body PET/CT扫描系统进行了探索,我科将这些经验和相关典型病例整理成文章发表于EJNMMI,在此特将这些重点临床实践经验给大家进行展示和分享。
研究目的:Total-body PET/CT(uEXPLORER)将PET系统轴向视野扩展至194cm,实现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同时显像,系统灵敏度的显著提升能够大幅度缩短PET扫描时间。本文探究了uEXPLORER在短时间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性能,并将其和传统PET的诊断性能作对比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了156名肝脏肿瘤患者,其中78名患者接受了uEXPLORER全身PET/CT检查,采集时间为15分钟,而后分别重建为2分钟(G2组)和15分钟(G15组)两组图像数据。作为对照组,另外78名患者接受了传统PET/CT——uMI 780 PET/CT的检查(G780组)。在定量指标评估方面,本文测算了每位患者最大肿瘤病灶的SUVmax、正常肝脏组织SUVmean和肿瘤-肝脏本底比值(肿瘤SUVmax与肝脏正常组织SUVmean的比值,TLR)。在病变可探查性分析中,以G15组作为参考,评估2分钟采集时间的数据(G2组)在视觉评估方面以及病灶SUVmax、TLR等半定量参数方面的诊断性能;对G2组数据的肝脏病灶SUVmax和TLR进行了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同时,所有这些患者手术标本的病理结果作会为对比的诊断金标准。
图1:肝内胆管癌(ICC)受试者G2和G15的腹部横断位图像对比
图2肝内胆管癌(ICC)受试者G2和G15的全身PET三维MIP图像对比
研究结果:对于所有患者,G2能够显示出G15中发现的病灶。G2中遗漏3个在G15组中显示出的具有较低18F-FDG代谢的淋巴结,不过在最终的TNM分期方面,G2、G15和G780之间都没有明显差异。在异常代谢中,无论是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G2和G15的肝脏SUVmean都高于G780(P<0.05);G2的肿瘤SUVmax和TLR都与G15和G780的相当。ROC曲线分析(SUV截断点:4.34,TLR截断点:1.34)表明,G2在检测肝癌方面也有良好的敏感性。
图3:统计结果柱状图显示:无论在良性还是恶性病变中,G2组和G15组的肝脏SUVmean高于G780组,而肿瘤SUVmax和TLR则与G780组的相当。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肝癌患者,由于全身PET/CT超长的轴距和超高的灵敏度,在2分钟短时间采集条件下(G2组)的诊断性能与采集15分钟的图像相当,与传统PET/CT全身检查也有相似的诊断效能。过去通过传统PET/CT,一次全身肿瘤检查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采集时间,如今借助全身PET/CT uEXPLORER这样新技术有望直接缩短至2分钟,更短的检查时间能使科室诊断流程更加流畅,大幅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更重要的是,对于癫痫患者、难以耐受剧痛的肿瘤患者等人群而言,过去由于难以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无法正常进行PET/CT检查,如今借助全身PET/CT进行短时间快速采集,让这部分患者也能从中受益。
科室简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开展临床核医学的单位之一;科室现有面积近6000平米,在职员工6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科室包括PET分子影像中心、单光子功能影像中心、核素靶向治疗中心和分子探针研发中心四大中心,在占地面积、大型设备数量和种类、年诊疗人次等方面在国内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