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如今,广大青年群体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闪亮答卷。
自2021年11月27日起,由新华日报社、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发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报业网等联袂推出《强国“890”影音馆》融媒体重磅主题报道。记者深入80后、90后、00后群体,聚焦一批优秀党员、团员们拼搏与奋斗故事;同时,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上传音视频的方式参与互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见证青春中国……
【“强国‘890’”小档案】
姓名:孙晓莲
出生:1986年8月
职业: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月19日,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消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4级校友孙晓莲用了“备受鼓舞,深感共鸣”八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
“我既是南大校友,也是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孙晓莲说,“总书记的回信戳中了我的内心,更加坚定了我将科研成果种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孙晓莲)
给纳米靶向药物装上了“成像雷达”
孙晓莲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分子影像与纳米医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海外求学期间,孙晓莲选择将纳米材料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纳米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我所专注的领域则集中在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可控设计、构建和医学应用评价等方面。”孙晓莲介绍道,纳米材料可以将小分子药或生物分子药包载起来,靶向递送到身体的病变部位。“但我们要递送的并非传统药物,而是放射性粒子——通过将放射性核素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从而对癌症进行精准诊断与治疗。传统的放疗好比‘重火力’直接轰击敌军,会造成大面积误伤。通过靶向递送可以选择性定点击破,创伤相对更小。”孙晓莲说。
在此基础上,孙晓莲充分利用纳米材料自身光、声、磁和放射等影像特性,开发出了可视化纳米药物。通过将造影剂与靶向配体药物连接,给药物装上了“成像雷达”,利用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造影、核磁共振成像在内的医学影像技术对靶向药物进行示踪,不仅可以看到活体内药物的分布、密度和功能,还可以安全、无创、真实地反映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病理过程。
“通俗来讲,‘成像雷达’靶向递送到病灶组织后,病灶组织就‘亮’了。医生就可以确切地知道这里生病了,从而实现诊断过程的可视化。”
(孙晓莲团队开发的可视化纳米药物的成像效果)
前不久,孙晓莲团队关于智能型核药递送的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在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其官网报道。但孙晓莲表示,目前的研究成果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想要走上临床还有漫长的过程,“但应用前景一定非常广阔”,孙晓莲对于这一点充满了信心。
“回到祖国源自内心的归属感”
2015年,孙晓莲博士后出站随即选择了回到祖国。“当时国内对于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制度相当有吸引力,相比国外能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科研追求和人生价值。”孙晓莲回忆道,“回到国内可以放开手脚,做很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孙晓莲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孙晓莲认为,她所属的这一代科研人从小在中国长大,所接受的教育、从小建立起来的价值理念,以及深植于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无不在自己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国情,清楚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到底需要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祖国的土壤和环境更加适合我们这些曾经留学海外的人发光发热。”
孙晓莲本就是一位南京人,来到中国药科大学,更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科研尽一份力。因此,孙晓莲将自己回到祖国的初衷归结为一种归属感——一种对祖国、对家乡的归属感。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我们所说的话,特别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孙晓莲表示,“我们在海外学到的技术就像是一颗种子,而我们则是培植和浇灌这颗种子的人。只有将这颗种子种到祖国的大地上,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的价值。”
“学科交叉处正是科研创新的摇篮”
科研注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孙晓莲团队勇攀科学高峰的历程同样如此。实验要用到放射性核素,需要与具有特定资质的医院合作进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周期很短,几乎无法保存。而医院的核素要优先用于医治病人,常常没有足够的量供科研使用。实验过程中,孙晓莲团队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医院联系时才发现核素用光了或者衰变完了。
“此时我们的动物模型通常都已建造好了,但动物模型又不能等,搁置几天实验动物身上的肿瘤就变大了,这个模型也就不能用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又从头再来。”所以课题组的学生现在都是大批量准备实验动物,一旦有核素就立即赶往医院,哪怕连续通宵一两天也要抓住窗口把实验做出来,将需要采集的数据一项不落地收集齐全。
(孙晓莲与学生们的合影)
虽然过程充满了压力和辛劳,但每当在更低放射剂量之下实现了更好的疗效,孙晓莲团队都会觉得无比欣喜,因为这意味着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更低了。“推动着巨石哪怕只是往前一小步,实现自我超越的那一瞬间真的会让人有莫大的成就感。”孙晓莲说。
眼下正值高考季,孙晓莲也号召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医药领域。她表示,前些年可视化药物的科学研究受制于仪器设备和核素材料,但如今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力扩充,很多三甲医院具备了核药治疗的条件,同时新建了很多核药的研究中心,制药企业也在加大研发的力度。
“这一领域的科研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人才反倒成了最稀缺的资源。”孙晓莲说,可视化药物的研发处在化学化工、药学、材料、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之上,正是诞生跨界融合创新的摇篮。“我衷心希望和我一样的广大青年学者,在本领域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勇于向其他领域去探索,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