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科研创新,对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原国家环保总局组建的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简称国控网)于2007年正式投运,首批国控网质量监测点位共计588个,包括25个自动站。
按照“分批、分阶段建设并实施”的方针,经过15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国控网质量监测点位总数已增加至2000余个,其中由500个自动站组成的自动监测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核电周边地区、重要边境口岸及其他敏感地区,全国32个网络成员单位总人数由2007年底的960人增长至1500余人。
伴随着监测点位的增长,国控网运行质量也同步得到提升。自动站全年实时监测数据获取率全国平均水平已由“十二五”末的88.9%提升至“十三五”末的97.7%,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有效数据获取率全国平均水平则由“十三五”初的76.0%提升至“十三五”末的98.5%,远高于90%要求。
由于国控网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受制于国外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封锁,在监测装备、技术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自主自强的科技创新持续推动解决。
在国控网监测工作中开展科研创新,遇到的实际问题多,不仅需要核与辐射专业知识,而且对采样、分析测量、质量控制、结果评价等要求都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单纯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技术中心)作为国控网的龙头单位,依托国家环境保护辐射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辐射环境安全监测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十三五”以来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要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跟踪监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数据质量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等一系列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对提高我国辐射环境有效监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编制完成国家或行业标准20项,指导样品采集、分析测量、质量控制、应急监测、自动监测、电磁辐射等工作向科学性、规范化又迈进了一步;研发的全国首套空气氚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等仪器设备提升了样品采集、处理和监测、预警等能力。
为激发各成员单位的科研热情,根据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统一部署,技术中心每年在生态环境部纵向项目中设置专项,针对国控网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核与辐射重点难点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其中,广东、江苏、安徽等省站的系列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标准制订和国控网实际监测。
“十三五”至今,国控网各成员单位合计承担科研项目1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编制的58项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促进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完善;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74项。大部分科研成果已实现转化,成功应用于监测工作实践。
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有核设施的省份由于监测对象的复杂性,往往会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但大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激发了技术尖兵们的探索热情,曾经“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被逐个攻克。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研发的新型水中氚电解浓集仪、无人机放射源搜寻处置系统、气溶胶β/α比值实时测量与智能采样系统等性能优越。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研发的水体放射性核素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高氡环境放射性气溶胶自动监测系统、电磁环境频谱快速路测系统等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研发的大体积放射性水样蒸发浓缩装置、层析装置等前处理设备实现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γ核素监测无人车保障了核应急时监测人员的安全。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开发的北方冬季低温环境下空气中氚化水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和水中氚纯化仪直指国控网监测中的痛点和难点。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2020-2035年)》要求强化创新引领,加强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加强专项调查和研究性监测,及时发现和跟踪前沿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支持与指引。
近日,技术中心组织召开了国控网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及32个国控网成员单位(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和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研讨。
在听取了各单位的交流发言后,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先后作出总结和指示,在充分肯定科研成绩的同时,要求在海洋监测、自动监测等监测能力上急需“迎接新挑战”,在科研政策红利上“抓住新机遇”,在培育科研创新队伍、推进自立自强上“开启新征程”。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需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服务国控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