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通过鉴定

2022-05-18 15:56     来源:科技日报     磁共振成像

17日,记者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王秋良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9.4特斯拉(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在日前召开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这项成果顺利通过鉴定,并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

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是高端医疗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常规临床应用的1.5T和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相比,9.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能获得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的检测图像;成像速度更快;同时,可以对人体内含量较低的钠、磷、碳、氧等成分进行成像。”王秋良介绍。

据了解,该设备可用于开展人体代谢、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可用于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美欧等国的科研机构利用该磁体装配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王秋良说。

用于人体全身成像的9.4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需要在800毫米的大孔径内提供高均匀性和高稳定度的强磁场,研制难度极高。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掌握了大尺寸超高场超导磁体极限电磁设计和制造等成套技术。经权威机构检测,该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室温孔径、磁场稳定度等指标,均达到先进水平,并且实现了液氦零挥发的长期稳定运行。

王秋良表示,这项成果在我国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磁体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我国成为首个掌握这项技术的亚洲国家。



推荐阅读

针对无机纳米材料的体内毒性问题,湖南大学团队利用核技术磁共振成像来研究

宋国胜等人展开多项实验,包含材料的合成及优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材料的响应性变化、光声/磁共振成像、光热治疗及成像、生物安全性研究等多个技术层面的研究,其中涉及细胞与动物的操作以及多种仪器的使用。 2022-05-18

超极化核磁共振带来更精确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超极化核磁共振使分子诊断学取得重大医学进展,例如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治疗。在欧盟合作项目“MetaboliQs”的框架内,由 Fraunhofer IAF 和 NVision 协调的七个合作伙伴开发了一种显微镜方法,该方法首次能够通过基于金刚石的超极化分析单细胞水平的代谢过程。 2022-05-18

心脏检查,注射放射性元素进行心肌核素检查

例如,让就诊者做运动平板测试,并对他进行心肌核素检查,即注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静息状态之下心脏是稳定的,那么放射性元素分布是均匀的,但可能一运动,心脏影像就会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这意味着心肌出现了缺血的情况,这样的人活动时就要特别小心,如果连续跑步,就容易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 2022-05-16

Nature子刊:根据大量神经成像数据预测大脑年龄

梅奥诊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计算模型,利用FDG-PET(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结构MRI(磁共振成像)获得的大量神经成像数据来预测大脑年龄。 2022-05-12

带你认识核磁共振——不存在电离辐射损害 对人体安全无损伤

就诊时,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开一些辅助检查,而核磁共振就是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然而有很多病人一听到核磁共振中的“核”字,就会联想到核辐射,那么核磁共振到底有没有辐射呢? 2022-05-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