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预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3号”科学考察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的布放任务
  • 中国开始研制世界最大水下中微子望远镜
    中国科学家利用“探索三号”科考船和“深海云石”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1600米深处的海底成功精确放置了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原型探测器。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中国在深海中微子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
  • 俄罗斯DLNP 和 LIT JINR工作人员参加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实验(JUNO)第25次国际合作会议
    2025年1月13日至17日,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实验(JUNO)第25次国际合作会议在中国广东省开平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JUNO项目在推进中微子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核问题实验室(DLNP)的工作人员自项目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为实验的成功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 国际团队检测到迄今最高能中微子
    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作项目团队在11日《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检测到了迄今能量最高的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30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但其准确来源尚不明确。KM3NeT中微子海洋望远镜。图片来源:《物理世界》网站2023年2月13日,深海宇宙线天体粒子研究探测器(ARCA)发现了高能缪子的信号。研究人员估计,这一粒子能量约为120拍电子伏(PeV,1 PeV=1015电子伏),而产生这个缪...
  • 中微子

    用幽灵粒子——中微子,探索时空的结构

    中微子是一种几乎没有质量、难以捉摸的“幽灵粒子”,它们能够毫不费力地穿过几乎任何物质,不会减速或者改变方向,不受阻碍地进行超长距离的旅行。正因如此,这些携带着有关它们来源信息的粒子,其实扮演着宇宙“信使”的角色。 2022-10-28 中微子

    从超新星爆炸前,发出的几十个中微子中,发现了恒星死亡的秘密!

    由于超新星爆炸前的中微子探测,可以让科学家更好地评估这些模型,一组OzGrav科学家调查了恒星演化模型的后期阶段,以及它们与超新星爆炸前中微子估计的相关性。 2022-10-26 中微子

    “悟空”号发现宇宙线硼/碳比能谱新结构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自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以来,人类对它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但时至今日,关于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以及它们在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中的传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答。 2022-10-17 伽马射线粒子物理中微子

    马约拉纳演示器发现“诱人”的新用途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最初设计用于研究中微子的探测器,进行难以捉摸的核物理测量。 2022-09-28 核物理中微子

    什么样的实验室要建在地下700米?江门中微子实验

    在广东江门开平市,一个深藏地下700米的大型科学装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就是我国主持的大型中微子实验项目——江门中微子实验。什么是中微子?为什么要在地下700米深处修建?研究中微子对于探寻宇宙有什么意义? 2022-09-27 中微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完成首批20英寸光电倍增管防护罩装配

    在完成大量的设计优化和装配试验后,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22年8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始了20英寸光电倍增管(PMT)防护罩的批量装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共1000支的装配,其中360支已运抵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现场,为即将开始的PMT安装做最后的准备。 2022-09-21 中微子

    探秘大科学装置,我们来到了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

    换上洁净衣、在风淋室吹淋后,通往实验大厅的大门缓缓开启,随着一座巨型钢架矗立在眼前,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露出了宏大精致的外观。未来,它将为基本粒子世界中的“隐士”——中微子测量质量顺序,窥探宇宙的奥妙。 2022-08-22 中微子

    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落幕

    本次会议安排了16个大会报告,321个分会报告和69个海报,涵盖了TeV物理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强子物理与味物理,重离子物理,中微子物理、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粒子物理实验技术等五个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2022-08-15 粒子物理中微子核物理

    长基线中微子实验进行中

    1998 年,研究人员发现中微子在旅行时会改变它们的“味道”。这种行为只有在中微子有质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初始假设相反。这种超标准模型行为的发现得到了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认可,推动了通过越来越精确的实验来表征中微子振荡的巨大努力。 2022-08-04 中微子核技术宇宙射线

    江门中微子实验召开第二十次国际合作组大会

    2022年7月18日至29日,江门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JUNO)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了第二十次国际合作组大会。 2022-08-03 中微子

    研究表明:中微子应该是有质量的,但右手中微子却很难被发现!

    一个追踪“新物理”中微子的国际研究团队,对照理论家提出的标准模型扩展研究了与中微子探测相关的所有相关实验数据。最新分析是第一次有如此全面的报道,显示了右手中微子探索者面临的挑战规模,但也带来了希望的火花。在所有已观测到涉及中微子的过程中,这些粒子都表现出一种被物理学家称为左手性的特征。右手中微子,这是标准模型最自然的延伸,无处可见。 2022-08-01 中微子粒子物理核物理

    外层空间深处的中微子“工厂”:来自宇宙深处的基本粒子

    我们星球的大气层不断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这些由能量极高的带电粒子组成。作为参考,这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所达到的能量多一百万倍。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能粒子来自外太空深处,并已旅行了数十亿光年。 2022-08-01 宇宙射线中微子粒子物理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