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太空“出差”归来 “天选”马铃薯种子有啥不一样?
    前不久,我国成功回收“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甘肃省天水市5万多粒马铃薯实生种子,结束近半个月太空“旅程”回家啦!农科所工作人员迫不及待分拣种子,准备开春种下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电子加速器育种平台启用仪式在湘举行
    中广核技近年来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总要求,聚焦电子束技术在育种、保鲜、灭菌等现代农业科技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在全国推进“科技+农业”项目
  • “太空种子”炼成记
    目前,我国太空育种的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太空育种的产业价值也在逐步释放,太空育种正在农业、林业、微生物制造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航天育种,从太空到餐桌——粮食蔬果的神奇蜕变之旅
    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它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通过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地面无法模拟的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等环境诱变,使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筛选出携带新性状的新种子、新材料和新品种。
  • 诱变育种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郭涛:未来航天育种要考虑怎么从地到天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2022-09-23 诱变育种航天育种

    中国空间站种的水稻“生长状态良好”,约30厘米高

    2022年7月24日,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搭载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被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7月29日正式启动实验。 2022-09-06 诱变育种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的云南“太空鲜切花种子”落地昆明

    航天育种亦称“空间诱变育种”,通过让种子搭乘“返回式卫星”或者“高空气球”两种工具送上太空。搭载神舟十二的种子,在空间站围绕地球转每分钟655公里的高转速,以及太宇宙射线和太阳磁暴产生的空间辐射、失重等影响下,种子的基因排列或基因结构会发生突变。 2022-08-25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航天育种的收获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太空育种计划已经帮助生产了 300 多个农作物品种和 700 种新型植物,包括蔬菜、水果和花卉。总种植面积已超过280万公顷,大致相当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面积。 2022-08-12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小薇”上天有来头,钱前院士:水稻育种将进入“科技无人区”

    “小薇”上天为我国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钱前表示,除了依托航天技术,我国农业育种还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022-08-09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小麦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我国小麦种业发展不会被“卡脖子”!航天育种优势大

    刘录祥: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的育种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2022-08-03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小众”的种子专业为何热起来了 种业人才供不应求 其中就有航天育种引发诱变的种子

    今年4月16日,在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返回地球,一同归来的还有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遴选的16份种子——这是我国目前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一批作物种子,有望获得一批变异类型丰富、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原创性优良种质资源。 2022-08-01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12粒种子在太空遨游3个多月 衢州“上天”的鲜食大豆种子出苗了

    雷俊说,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天,历经了3个多月的失重、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外太空环境的鲜食大豆种子,终于在今年7月21日开始播种。 2022-07-29 诱变育种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一粒种子的太空之旅

    今年初,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题为《外层空间为植物育种家提供独特优势》的文章表示,“诱变育种所获得的新性状,其商业价值和收益潜力极为可观”。文中提到,一家名为“星际绿洲实验室”的航天技术公司计划开辟航天育种的商业路线,将一批种子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并由宇航员在太空完成播种和收获。 2022-07-28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中国将种子送上太空 培育超级农作物

    中国在这几十年已成为全球航天强国,因此有能力将大批的农作物种子送入地球轨道。2022年5月,中国载人神舟13号从中国天河空间站返回,带回来的还有作太空诱变实验的12000颗种子,其中包括几种草料、以及燕麦、苜蓿和真菌。 2022-07-26 诱变育种航天育种

    “荷”你一起 融媒体记者走进航天育种莲花科技博览园

    园内建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开展了包括莲航天诱变、杂交育种、栽培技术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科研试验。先后实施了国家863、国家性公益行业专项、国家星火计划产业联盟等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 2022-07-22 诱变育种航天育种

    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首批机构入驻

    据三亚鸣遥种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建国介绍,该公司出资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生产国内首台运用于种业诱变育种的2MeV电子辐照加速器,利用电子射线辐照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的技术,具有打破性状连锁、实现基因重组、突变频率高、突变类型多、变异性状稳定和方法简便等特点,操作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全程可控数字化,将为数字育种、基因库大数据运用提供最直接的数据支撑,是数字智能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科技创新。 2022-07-18 诱变育种

    中国在太空培育粮食进行新品种航天育种

    报道称,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和空间站上正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鲁原502”就是一个例子。在太空中,它们受到微重力影响并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而宇宙射线会引发植物变异——这一过程被称为空间诱变。 2022-07-14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科普航天育种,经历太空之旅,“天选之种”何去何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航天育种产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已经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作物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2022-06-22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这件“豆大”的事儿,她一干就是37年

    “作为我们所的第三代育种人,我经历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式的变革,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在栾晓燕及前辈、同事的努力下,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农”系列已有超过100个品种,为大豆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022-05-29 诱变育种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