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首次分析揭示质子内部横动量依赖的螺旋度分布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横向核子层析合作组—在质子自旋结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提取了质子中横动量依赖的部分子螺旋度分布函数(TMD helicity distributions)。这一研究成果以First Extraction of Transverse-Momentum Dependent Helicity Distributi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自上世纪80年代质子自旋危机揭示夸克自旋仅
物理学院举行邹冰松院士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受聘仪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的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邹冰松研究员为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2023年3月8日下午,受聘仪式在物理学院西楼113会议室举行。
中微子质量起源与宇宙的原初反物质消失之谜
本文发表于《科学通报》“观点”栏目,由中科院高能所邢志忠研究员撰写,对中国科协发布的2021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之“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进行解读。
核聚变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探索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2023年5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的科学家Osman El Atwaniq牵头成功开发出一款纳米晶高熵合金,并在类似于聚变反应堆原型的模拟极端环境中表现良好。为了化解钨材料在熔融条件下降解和变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团队最终选择了铪元素(Hf)作为合金混合物,并在LANL、UKAEA、波兰华沙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该种合金在高温和极端辐照环境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辐照性和稳定性。该论文已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