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东莞市BNCT投入运行,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
    2025年8月5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应用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完成了一例复发鼻咽癌患者的BNCT全流程治疗。BNCT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精准放疗新技术,通过将富含10B稳定同位素的硼药富集于肿瘤细胞内,再以慢热中子束照射诱发10B(n,α)⁷Li核裂变反应,在肿瘤细胞内释放高线性能量的α粒子与锂核,实现点对点式的强杀伤,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非常有限。BNCT针对传统治疗...
  • 福建首家镥-177治疗中心落地,推动前列腺癌核素靶向治疗进入新阶段
    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迎来创新核药。近日,前列腺癌核素诊疗卓越中心,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启用。标志着福建省首个¹⁷⁷Lu(镥-177)PSMA靶向核素治疗项目成功落地。据了解,¹⁷⁷Lu进入人体后,借助靶向配体精准识别并靶向结合癌细胞在病灶内部释放β射线高效杀灭肿瘤细胞,由于射线平均射程仅约2毫米,从内部高效摧毁肿瘤。这一过程犹如精准爆破,既彻底消灭癌细胞,又因辐射范围极小,最大限度保护了周边正常组织,显著提升治疗安全性。...
  •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成功攻克抗癌药物砹-211生产和运输技术难题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研究团队成功攻克了砹-211的生产和运输技术难题,这种被誉为地球上最稀有的天然元素正展现出革命性的抗癌潜力。砹-211作为一种半衰期仅7.2小时的高放射性同位素,其独特的α粒子发射特性使其能够精准摧毁癌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免受损伤。该大学回旋加速器研究所利用K150回旋加速器和先进化学技术,建立了美国仅有的两个获批通过国家同位素开发中心为医学研究提供砹元素的机构之一。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韩玉岭研究员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10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面向社会,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玉岭担任主讲人,作题为《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的报告。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及部分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参加。韩玉岭研究员以《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为题作报告在这次报告中,韩玉岭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与病毒感染过程更贴近的体内外模型...
  • 核医学

    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开展重离子治疗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前现场检查

    近期,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民医院的重离子治疗装置进行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前现场检查。华南监督站秉持着全面、细致的工作原则,对医院的辐射安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辐射防护措施以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逐一核查,严格验证安全联锁系统的有效性,确认辐射安全系统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正常运行。重离子治疗作为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相较于传统放射... 2024-11-30 核医学重离子治疗

    年终核医学物理师职业技能交流会在培训基地(瑞派医疗)成功举办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承办,浙江瑞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共同举办的的年终核医学物理师职业技能交流会,在医学物理师(核医学)培训基地(瑞派医疗)成功举办 2024-11-30 核医学PET/CT回旋加速器

    我国将启动心血管动态靶区精准实时追踪放疗仪器研发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由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周胜华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心血管动态靶区精准实时追踪放疗仪器”正式立项 2024-11-30 核医学放射医学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委石洪成教授应邀出席IAEA技术合作与核科学应用部长级会议并作报告

    2024年11月26-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技术合作与核科学应用部长级会议"。中国以"核美家园(Atoms for a Better Home)"为主题举办边会,以辐照一体化解决方案、核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重点,全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核医疗辐照应用、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国际合作等板块经验与成果。 大会期间,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中核集团公司于11月26日共同举办了原子造福全球南方 共创核美家... 2024-11-30 核医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验收挂牌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专家组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抵达医院核医学科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学科发展现状,对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2024-11-28 核医学PET/CT

    打造核美家园!中核集团全球发布核技术应用“中国方案”

    会上,中核集团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以核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辐照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的核技术应用“中国方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核医疗、辐照应用、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生产等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2024-11-28 中核集团核医学医用同位素

    西南地区重点核技术医用项目辐射安全研讨会顺利召开

    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在成都组织召开西南地区重点核技术医用项目辐射安全研讨会,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西南五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和17家核技术医用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2024-11-26 核医学

    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启用核医学科制药区

    记者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经过为期六年的设计、规划、筹建,位于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的核医学科制药区近日正式启用 2024-11-23 核医学

    Orano Med斥资2.65亿美元建造世界首个钍-228 生产设施

    Orano 集团子公司 Orano Med 已在法国上维埃纳省 Bessines-sur-Gartempe 动工兴建其 ATEF(先进钍提取设施)工厂。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生产钍-228(用于放射性配体疗法的铅-212 的前体)的工业工厂 2024-11-22 靶向治疗核医学

    周永茂:从核潜艇到核医疗的硬“核”人生

    图① 周永茂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能。图② 周永茂日夜加班赶制核潜艇堆本体构造图。图③ 周永茂在微堆上进行中子活化分析。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仍在上班。以前,他都是上午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办公。近年来,他腿脚越发不便,在食堂就餐时怕跌倒,就改成了吃过午饭再去公司,然后工作到下午4点半。周永茂每天要看好几种报纸、阅读文献,偶尔和人开会。由于必须借助放大镜阅读,因此他的桌上放了不同倍率的放大镜,有5倍、1... 2024-11-22 核物理核医学

    医用放射源降低治疗成本,海外辐照站助力“一带一路”,世界迎来核技术应用“中国方案”

    核技术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新质生产力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已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安全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关键环节广泛应用,促进了各领域各环节融合发展 2024-11-22 核技术医用同位素放射诊疗核医学

    手机不能看检查影像要少收费 CT、磁共振、X光收费将执行新规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让放射检查项目立项更清楚、收费更明白,也将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2024-11-21 核医学放射诊疗PET/CT磁共振成像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荧光站助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金属组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此前,多学科研究中心李玉锋研究员等人利用上述飞扫技术,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的空间金属组学(spatial metallomics)方法,为解析恩施碎米荠的富硒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2023, 71, 2568)。最近,他们与相关团队合作,利用SRXRF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非靶金属组学(Non-targeted metallomics,NTM)方法,成功用于疾病及新污染物毒性筛查 2024-11-19 核医学放射医学

    艾赛普生物泛肿瘤荧光显像剂创新药物iSAP-0909获FDA临床试验批准

    艾赛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赛普生物)宣布其领先品种注射用iSAP-0909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许可,拟开展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艾赛普生物正式成为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也标志着iSAP-0909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泛肿瘤靶向显像剂,用于肿瘤患者的检查与微创术中导航。随着微创手术和手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对肿瘤病灶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荧光成像导航技术为肿瘤精确定位以及... 2024-11-19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靶向治疗

    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联合癫痫中心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2024年9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VNS),标志着该院在癫痫分子影像诊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长期发作可引起神经生物学异常、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严重的社会心理学问题。运用多模态的影像学技术精准定位致痫灶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是控制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最有效的方法。然而,PET/MR技术对基层医院存在较高的专业门槛和技术难度,如... 2024-11-14 核技术核医学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