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哈医大肿瘤医院王可铮教授团队双线突破!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研发新型双靶点PET示踪剂
    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中心王可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放射学期刊——欧洲放射学《European Radiology》(JCI一区,中科院二区TOP)发表。该研究基于多中心临床数据,深入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PET衍生代谢参数对病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的无创预测价值,并通过MSI状态开展亚组分析,进一步评估了PET衍生参数在术后疾病进展中的预后分层作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最新统计,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
  • 东莞市BNCT投入运行,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
    2025年8月5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应用国产首台直线型射频四极场硼中子俘获治疗(RFQ-BNCT)系统,完成了一例复发鼻咽癌患者的BNCT全流程治疗。BNCT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精准放疗新技术,通过将富含10B稳定同位素的硼药富集于肿瘤细胞内,再以慢热中子束照射诱发10B(n,α)⁷Li核裂变反应,在肿瘤细胞内释放高线性能量的α粒子与锂核,实现点对点式的强杀伤,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非常有限。BNCT针对传统治疗...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韩玉岭研究员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10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面向社会,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玉岭担任主讲人,作题为《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的报告。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及部分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参加。韩玉岭研究员以《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为题作报告在这次报告中,韩玉岭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与病毒感染过程更贴近的体内外模型...
  •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成功攻克抗癌药物砹-211生产和运输技术难题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研究团队成功攻克了砹-211的生产和运输技术难题,这种被誉为地球上最稀有的天然元素正展现出革命性的抗癌潜力。砹-211作为一种半衰期仅7.2小时的高放射性同位素,其独特的α粒子发射特性使其能够精准摧毁癌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免受损伤。该大学回旋加速器研究所利用K150回旋加速器和先进化学技术,建立了美国仅有的两个获批通过国家同位素开发中心为医学研究提供砹元素的机构之一。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
  • 核医学

    Orano Med斥资2.65亿美元建造世界首个钍-228 生产设施

    Orano 集团子公司 Orano Med 已在法国上维埃纳省 Bessines-sur-Gartempe 动工兴建其 ATEF(先进钍提取设施)工厂。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生产钍-228(用于放射性配体疗法的铅-212 的前体)的工业工厂 2024-11-22 靶向治疗核医学

    周永茂:从核潜艇到核医疗的硬“核”人生

    图① 周永茂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能。图② 周永茂日夜加班赶制核潜艇堆本体构造图。图③ 周永茂在微堆上进行中子活化分析。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仍在上班。以前,他都是上午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办公。近年来,他腿脚越发不便,在食堂就餐时怕跌倒,就改成了吃过午饭再去公司,然后工作到下午4点半。周永茂每天要看好几种报纸、阅读文献,偶尔和人开会。由于必须借助放大镜阅读,因此他的桌上放了不同倍率的放大镜,有5倍、1... 2024-11-22 核物理核医学

    医用放射源降低治疗成本,海外辐照站助力“一带一路”,世界迎来核技术应用“中国方案”

    核技术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新质生产力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已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安全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关键环节广泛应用,促进了各领域各环节融合发展 2024-11-22 核技术医用同位素放射诊疗核医学

    手机不能看检查影像要少收费 CT、磁共振、X光收费将执行新规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让放射检查项目立项更清楚、收费更明白,也将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2024-11-21 核医学放射诊疗PET/CT磁共振成像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荧光站助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金属组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此前,多学科研究中心李玉锋研究员等人利用上述飞扫技术,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的空间金属组学(spatial metallomics)方法,为解析恩施碎米荠的富硒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2023, 71, 2568)。最近,他们与相关团队合作,利用SRXRF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非靶金属组学(Non-targeted metallomics,NTM)方法,成功用于疾病及新污染物毒性筛查 2024-11-19 核医学放射医学

    艾赛普生物泛肿瘤荧光显像剂创新药物iSAP-0909获FDA临床试验批准

    艾赛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赛普生物)宣布其领先品种注射用iSAP-0909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许可,拟开展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艾赛普生物正式成为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也标志着iSAP-0909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泛肿瘤靶向显像剂,用于肿瘤患者的检查与微创术中导航。随着微创手术和手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对肿瘤病灶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荧光成像导航技术为肿瘤精确定位以及... 2024-11-19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靶向治疗

    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联合癫痫中心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2024年9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VNS),标志着该院在癫痫分子影像诊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长期发作可引起神经生物学异常、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严重的社会心理学问题。运用多模态的影像学技术精准定位致痫灶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是控制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最有效的方法。然而,PET/MR技术对基层医院存在较高的专业门槛和技术难度,如... 2024-11-14 核技术核医学

    福建物构所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取得进展

    X射线探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技术的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而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高能量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灵敏的电离检测以及出色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面向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郭国聪与郑发鲲团队在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锰基有机金属卤素... 2024-11-13 核技术核医学辐射监测

    NPP Doza 已为 Zanton Medical Systems 公司完成 Fregat SRC 的安装

    NPP Doza 工程支持部门的专家在 Zanton Medical Systems LLC 完成了 Fregat 自动辐射监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这是一家新的俄罗斯医疗设备制造商,汇集了医学物理、放射学和视觉诊断方面的专家。该公司旗下企业生产的断层扫描仪用于诊断肿瘤。SRK弗雷加特外部链接,在新选项卡中打开 – NPP Doza 生产的最受欢迎的辐射监测系统之一。 Fregat 系统在俄罗斯各地的诊所、医院、癌症诊所、核与辐射医学中心运行。公司为医疗机构配备了自... 2024-11-02 核医学俄罗斯

    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利用 microRNA 诊断皮肤淋巴瘤的技术

    谢切诺夫大学健康科学临床中心和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 microRNA 表达,找到了一种提高蕈样肉芽肿早期诊断准确性的方法。蕈样肉芽肿是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一种恶性肿瘤)的最常见形式,也称为 Alibert-Bazin 病。同时,在初始阶段,该疾病类似于慢性良性皮肤病;尽管使用了复杂的现代诊断方法,包括组织学、分子遗传学和其他研究,但在早期阶段的确定可能很困难。科学家决定通过研究病人血液中某些类型的 microRNA 的表达来... 2024-11-01 核医学

    新型光敏剂:提升激光对肿瘤杀伤效率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副教授袁振伟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宋峰岩共同研发出一种无重金属原子的Ⅰ型光敏剂。该光敏剂适用于双光子激活型光动力疗法,可治疗乏氧肿瘤,推动了光动力疗法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光敏剂与激光相互作用消灭肿瘤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肿瘤时,该疗法利用光敏剂和激光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2024-10-30 核技术核医学

    碘-125粒子植入:“微核”武器精准打击肺癌!

    在抗击肺癌的战场上,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即碘-125粒子植入术。这项技术如同一把锐利的粒子剑,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什么是粒子植入?粒子植入治疗是在CT、超声等影像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射线的碘-125粒子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及其浸润或转移灶,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照射,最大程度达到抑制、破坏并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核心是放射粒子,每个碘125粒子就像一个小... 2024-10-30 核技术核医学放射诊疗

    兰州(重离子)放射治疗联盟成立

    10月26日上午,兰州(重离子)放射治疗联盟成立大会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兰州院区隆重举行,兰州重离子中心正式开诊。会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勋代表兰州市委市政府向兰州重离子放射治疗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承诺将支持兰州众力的项目运营发展和联盟的成长壮大,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要素保障,解决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勋致辞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王彦成指出,省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以重离子技术为抓手... 2024-10-29 核技术核医学放射诊疗

    通过纳米放射增强剂NBTXR3,质子比光子免疫放疗获得了优越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目前,光子放射治疗(XRT)由于它的成本效益和广泛的可及性主要用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尽管质子放疗(PRT)的成本较高,且主要在发达地区可获得性有限,但其副作用较少。有趣的是,大量临床试验表明XRT和PRT的治疗效果相同。最近的研究已经阐明了免疫放射治疗(IRT)的作用扩大-放射治疗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的合并,这一进步推动了放疗的效用超越了局部肿瘤控制的范围,成为一种更全面的系统性疾病管理方法。已知电离辐射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 2024-10-29 核技术核医学放射医学

    核医学[177Lu]Lu-P15-073的首个临床研究结果揭晓

    2024年10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王欣璐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放射学系孔繁渊(Hank F. Kung)和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霖教授为共同通讯在《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EJNMMI)期刊正式发表了题为First-in-human study of dosimetry, safety and efficacy for [177Lu]Lu-P15-073: a novel bisphosphonate-based radioligand therapy (RLT) age 2024-10-24 核技术核医学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