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解放日报:“2035年中国或迎可控核聚变‘第一度电’”
    这是个毫秒级的过程——用来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内一片漆黑,突然,中性气体激发出环形等离子体,太阳般的光辉瞬间照亮腔体。这证明,这个包含有9个子系统、30余个孙系统的超复杂装置,完全按预设条件成功放电。此举也意味着,上海提前布局的未来能源产业,距离确定性更近一步。但不久前成功点亮的洪荒70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其背后的上海核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将建设Q值(能量增益目标)大于10的洪荒170,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
  • 中广核技新材料产业补上重要拼图
    4月18日,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技”)年产2万吨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投产启用仪式在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汉川园区举行。中广核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中广核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凌浩等出席活动。
  • 美国能源部推出新计划支持聚变能源研究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了一项名为“私人设施研究计划”(PFR)的新举措,旨在为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供机会,在参与SPARC工作时获得政府资助,共同推动聚变能源的未来发展
  • 中国核聚变发展蓝图:2050年实现商用发电,助力‘双碳’目标
      依据中新网7月18日消息(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的最新发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划显示,预计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使聚变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成功,将...
  • 核技术

    《2021年国外核工业与核技术重大发展动向》

    黄国俊对《动向》的成功发布表示祝贺,希望《动向》研究成果越办越好,希望智库研究成果在制定国家政策、建设核强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2-07-01 核技术

    【2022-2026年度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展示】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

    开展科普进乡村、社区活动6次,面对面为农民、公众宣传核与辐射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破除生活中的谣言,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开展科普讲座10余次,邀请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内外学术专家为学生、科研工作者带来核科技前沿动态讲座;组织“实验室开放日”活动5次,开放大型辐照装置、工业用加速器等,让参观者通过近距离接触核装置,消除恐惧心理。 2022-06-29 核技术核安全

    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技术发展与经营管理处党支部组织党课学习活动

    6月22日,中科院高能所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党支部、技术发展与经营管理处党支部邀请党委书记魏龙作“走好第一方阵 我为二十大做贡献”专题党课。会议由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支部书记史戎坚主持。 2022-06-29 核技术

    王贻芳院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非常荣幸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介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为一名多年参与设计、建设、运行和使用大科学装置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并结合我的工作体会和认识,谈谈有关思考和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2-06-28 核技术

    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新镇,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设和管理,是国内首个系统介绍核科技知识和核工业成就的国家级行业馆,被中国科协和国家文物局评价为“填补了我国行业科技馆的空白”。 2022-06-23 核技术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取得重要进展

    会上,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研究团队和核技术综合研究所中子计量与测试技术团队分别汇报了本次反应堆运行期间各项实验完成情况。利用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中子散射研究团队顺利开展了核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多项科学研究,服务国内18家项目联合单位,测试50余个样品,涉及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15项科研项目。 2022-06-23 核技术

    高能所老科协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参会老专家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包括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应用中的现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如何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核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发表意见、建言献策。 2022-06-22 核技术

    大走访、大排查,助推核技术利用产业复工复产

    华东监督站将坚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及核与辐射安全,认真落实国务院“六稳”“六保”工作部署,针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点穴式”帮扶,解决痛点、打通堵点、攻克难点,助力核技术利用单位复工复产,助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6-20 核技术

    《核技术》等,上海应物所三种期刊同时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

    《WJCI报告》(2021)数据表明,上海应物所三刊的量化指标较上一年度均有进步,其中《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与《核技术》在“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国产期刊排名中位居前两名,《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也在“辐射防护”领域期刊中排名上升了两位。 2022-06-15 核技术

    中国的“粒子束炮”是核电的突破

    在典型的裂变反应堆中,铀 235 等重同位素原子被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还释放出额外的中子,这些中子与其他原子碰撞并在连锁反应中将它们分开。破碎的原子是 乏燃料,冷却几年,然后小心储存几个世纪。但是,一种用这种“大炮”建造的新型反应堆——正式名称为质子加速器——可以回收这种乏燃料,使发电更便宜、更安全。 2022-06-14 核技术

    新发现:三星堆遗址6座坑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用X射线探伤、CT扫描等核技术检查文物

    用X射线探伤、CT扫描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三号坑出土小铜人像采用芯骨铸造工艺;发现玉管钻孔方式分为2类:对钻,单面钻;孔道加工分为2类:经过打磨,未经打磨。 2022-06-13 X射线核技术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硬“核”对决斗芳菲——广东省大学生核能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大亚湾基地圆满收官

    本次广东省大学生核能知识竞赛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踊跃参与,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广泛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宣传绿色核能发展理念,进一步增进广大公众对绿色环保、美丽中国、低碳核能以及核安全的认知、认同,促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都是行动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2-06-10 核技术

    希望之光:为所有人带来癌症护理的核技术放射治疗新举措

    在没有放射治疗设施和人员培训的国家,缺乏获得治疗机会的情况最为严重。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愈和缓解癌症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治疗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的基础。然而,非洲超过70%的人口无法获得放射治疗,而其他地区在获得治疗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 2022-06-09 放射诊疗核技术

    第七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正式启动

    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潘苏表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能、核技术应用的生命线。核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大力开展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常态化核科普宣传活动,为核能、核技术发展助力。 2022-06-09 核技术

    Nature子刊:一种首创的超声成像引导癌症免疫治疗平台

    “超声波扫描仪比其他成像方式更便宜,在美国所有医院设置。拥有一种相对便宜的、可用于改善癌症患者治疗的图像引导疗法将是令人兴奋的,”Lux博士补充说。MUSIC微泡技术背后的相同概念可能会导致图像引导下的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以及其他免疫刺激剂的交付,如基于mrna的多种人类疾病疫苗。 2022-06-08 核技术
    阅读排行榜